找到相关内容216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之生命伦理观──以“复制人”与“胚胎干细胞”为例

    rdquo;(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简称CBETA)的电子佛典系列(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至55册暨85册)光碟,引用出处的纪录(例如:T...

    惠敏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047844.html
  • 略探受“迦絺那”仪式所得

    泥萨只波逸底迦。”[55] 但这一条戒的前提是比丘在“夺衣、失衣、烧衣、吹衣、漂衣,从非亲居士、居士妇乞衣,彼多施衣”的情况,如果没有这前提,则不受这条戒限制。而假设“得随意多畜长衣”是这条戒的免除,那...?sargikā? pāyattikā?,又音译为“尼萨祈波失提”、“尼萨耆贝逸提”、“尼萨耆波夜提”、“尼萨耆波罗逸尼柯”、“泥萨耆波逸底迦”。参平川彰《二百五十戒ソ研究》II,页47~55;《二百...

    释继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247850.html
  • 唐代天台忏法

    。(中略)若末世钝根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55] 。  可见,宗密乃将忏悔法门,视为下根行者所当修,而非如智者大师对忏法之全面性定位,如此看法可谓是一般普遍的...c-357b)。  [55]) 《大疏钞》卷一,(新卍9,476b)。  [56]) 关口真大,(1974,页285-302)。  [57]) 镰田茂雄,(1975,523)  [58]) (新卍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347851.html
  • 佛教生死学中的生命治疗观

    此外,“听闻随转修心要,少力即脱生死城”,55亦即听闻后以修行为心要,不须费力即由生之城中得解脱。  首先,将自己受到三毒烦恼等惑病、过失所苦,感到痛恼等,应当了知其是病、己是病者。其次,将善知识视为...意乐,其次是对实践的道理获得定解。  34 参见《广论》,页55:“如是修道有思择修及不思择止修二种”。  35 参见傅伟勋,页126。文中提到:在汉传佛教明代憨山大师之《梦游集》中:“迷之则生死始,...

    王 惠 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647860.html
  • 莫把禅学当禅那

    正新修大藏经》卷55。  《楞伽经》,菩提留支译,《大正新修大藏经》卷16。  《成实论》,诃梨拔摩造、鸠摩罗什译,《大正新修大藏经》卷32。  《瑜伽师地论》,唐玄奘译 《大正新修大藏经》卷98。 ...

    释圆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5147871.html
  • 陈柏达居士 著:净土的见证(3)

    佛教孤儿院、教养院、小学、职业学校、楞严专宗学院、佛学研究会、讲55???习所和医院、难民收容所、僧侣救护队、工厂、农厂、公墓等,对于庄严道场、培植僧才、推广社会福利,不尽遗力。  清未宣统元年,他出任...

    陈柏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5347876.html
  • 山西崇善寺藏《碛砂藏》本的价值

       B52 T23/528c.   B53 T23/547c.   B54 T23/580/581a.   B55 T23/759b-760.   B56 T23/962c-...

    何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0047889.html
  • 日本曹洞宗与台湾佛教僧侣的互动(2)

    作了半年的暹罗(泰国)、缅甸、印度巡礼之行。[101] 但此行之后,善慧师────────[91]《南瀛佛教》11之12,页49。昭和8年12月1日。 [92]《南瀛佛教》12之1,页55。昭和9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0747907.html
  • 龙树对“空”之诠释

    指谓-“外延定义”55(如:自知,不随他等六义)及运用人类思考模式(如:一切实等四句)去表达“空”的性格。并以此为垫脚石,而直悟其“心行言语断”的“诸法实相”。  在本节最后,笔者有一点关键性的观念,...30?33中(青目释)。  52 大正30?24上。  53 同注52。  54 同注52。  55 “外延定义”也可称为指谓定义,乃是列举出这个语词所能应用的一切事物,或说,列举此语词所代表的集合中的...

    释如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1047910.html
  • 释法照著:缘起法之认识论探究

    是故想与受是心行。54虽然北传列举“想、思”,南传举“想、受”为例,经文上或有出入,但都可被归纳于心行(意行)或心所法(心数法),这两者是相同一致的。55除此外,《杂阿含经》也说过:“缘眼、色,生眼识,...大藏经》《相应部》第七,p.447以及水野弘元著 释惠敏译《佛教佛理研究》p.322 注18。  55参 水野弘元著 释惠敏译《佛教佛理研究》p.323 注18。  56《杂阿含经》 (CBETA, ...

    释法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394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