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6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1)

     第六讲 南北各家师说(上) .............55  第七讲 南北各家师说(下) .............68  第八讲 宗派的兴起及其发展............78   第九讲 南北...

    吕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51356397.html
  • 僧肇的般若学-以动静观与般若智为问题核心

    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54],僧肇认为般若之学的重点不在心中是否无物[55],反而是应从万物的因缘生灭(不真)来思考,此外“即色宗”被僧肇批评为“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16  [55] 心中无物的思想反而与庄子的“去成心”、“圣人无心”较接近。  [56] 《肇论》,T45, no. 1858, p. 152, a17-18  [57] 吕澄,《中国佛学思想概论》,...

    周延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75956493.html
  • 印顺法师与王恩洋先生

    ,“真常唯心论”之“真我”与佛教的诸法无我的理论是相违的,“而其自身之理论即不成立”。所以“夫立我,则同外道。无我,又坏因果。”[54]   为了解决“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业报亦不失”[55]这个问题...2001年。  [54] 《读印度之佛教书感》《王恩洋先生论著集》第二卷,第三二八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55] 《读印度之佛教书感》《王恩洋先生论著集》第二卷,第三二八页,四川人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0856503.html
  • 当代中国宗教现状纵横谈

    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宗教立法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已有近三分之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综合性或单项的地方性宗教法规和政府规章,总数达55件。按照法制统一的原则,2005年后,国家宗教局...

    冯今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3256597.html
  • 解读 鸠摩罗什传 兼谈中国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中)

    来访”中,曾两次试图阻止鸠摩罗什读经。他先是设法遮蔽经书上的字迹,失败后,又试图说服鸠摩罗什这部大乘经对于一个像他这样的智者来说,根本毫无用处。[55]由于这段文字中时间地点和经典名字都言之凿凿,所以...

    陆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3856605.html
  • 唐代诗僧的创作论研究——诗歌与佛教的综合分析

    丛书;55)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5月台一版。(原题Hermeneutics : Interpretation Theory in Schleiermacher, Dilthey, ...

    彭雅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1456644.html
  • 平常人法语集

    烦恼皆幻。   55、烦恼于菩萨心中不能生苦,因烦恼唯名而已,无实性,若不去接纳,实不能生诸苦。   56、若能如实了知正知见,则一切修行皆为次第。  觉无渐次,一悟至佛地,修习则因习性深浅而有次第及...

    吴耀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1856650.html
  • 丛林的组织和常识(2)

    三十八年至大正元年(1905~1912)印行。   《大正藏》 全称《大正新修大藏经》。大正十三年至昭和九年(1924~1934)印行。共100卷,分三个部分;正藏55卷,续藏30卷,别卷15卷(图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3056664.html
  • 早期佛经动宾结构词初探

    走路。  7、存命   若族姓子,若学工巧以自存命,若耕田若贩卖....。(55佛说苦阴因事经)  「存命」一词《汉语大辞典》(4、p188):保全生命。《魏书?田益宗传》:「初代之日,二子鲁生、鲁贤、...。(55佛说苦阴因事经)  长者威施并五百人即皆叉手受教而听。(330佛说菩萨修行经)  昼夜各三正衣,束体叉手,下膝着地。(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清信士女叉手住,愍哀安住唯宣法。(318文殊...

    竺家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41456918.html
  • 常与无常——《物不迁论》及相关问题的再探讨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9] 《大正藏》卷31,55b。  [10] 这种感伤情绪的引起,正是原始佛教与后世佛教传播中所通常要达到的目的,它以与日常经验不相违背的叙述为起点,快速浏览长时段中发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4315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