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无仅有的,故被清世祖雍正誉为六祖惠能之后“古今第一大善知识”。 延寿(九○四-九七五)[注1]俗姓王,浙江余杭人。他天资聪慧,七岁诵《法华经》,五行俱下,十六岁时作〈齐天赋〉,献给吴越王,受到钱王的赞赏...【注释】 [注1] 延寿的生平事迹参见《宋高僧传》卷二十八、《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禅林僧宝传》卷九、《智觉禅师自行录》、《净慈寺志》卷八。 [注2] 雍正,〈御制妙圆正修智觉永明寿禅师万善同归...
陈荣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1852002.html
-
/简易工夫 【参考文献】 [1]纪昀,等. 四库全书总目[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2]陆九渊. 陆九渊集[Z]. 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杨简. 杨氏易传[M]. ...已互相攻驳。”[1] 此论讲到了两派六宗互相攻驳,却忽略了自宋以来,在以阐明儒理为要的义理易逐步成为时代的特点的同时,出现了象数、义理相互融摄的现象(注:关于象数与义理的分野,学者王树人先生近来有这样...
杨月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2452018.html
-
与生灭(杂染)和合讲阿赖耶识,混淆性体与智用的界线,把真如与无明安立在一起讲相互熏习。下面拟就几方面对这一思想作较细密的分析和批判。 1、正智缘起。竟无所讲缘起的理论大抵可析分为三层架构来了解:一为...1、心性皆寂和分段证真。竟无认定,圣言量的研究表明, 只有从心性本寂去会解儒佛才能全体披露,洞见无遗。和德清以自性明觉解“明明德”不同,他以《涅槃经》的“无余涅槃”去读解《大学》之“明明德”,并揭示...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3752050.html
-
这些基因可能会在适当时机停止运作,因此,环境会影响动物的行为与生长,长大后的复制动物之间,其特性并不一定完全相同。此外,复制动物尚有一些不好的问题存在,例如,成功率很低,桃莉羊只有约1/300复制的...“气身”,使“精神身”能与肉身完全结合,以使精神身能充份发挥肉身的功能。 由以上的观点,我们来解释各种不同的肉身形成方式: (1)人工体外受精: 精子与卵子被取出后,尚保留有男方与女方的身识在...
紫虚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5252083.html
-
mandala Jung 论文目次 荣格心理学与佛教相应观念之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动机与目的 1 第二节、 研究的主题与范围 4 第二章、 佛陀与荣格...荣格,杨儒宾译,台北,商鼎,2001 年6月第1版3刷 20.《建造灵魂的庙宇-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评传》:刘耀中、李以洪,北京,东方,1996年10月 21.《重返精神家园-关於荣格》:冯川...
王信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2652168.html
-
琪花满地何处寻。益武夷千崖万壑之奇,莫止止庵若也……”(《武夷山志》卷三)。
何敦铧先生在《白玉蟾生平事迹初探》(载》中国道教》杂志1992年1期)一文中对白玉蟾的生平和建树做了深入的研究:“白玉...朴诮峤蝗ü螅茨芑竦蒙喜阃持握叩闹厥印保吨泄澜蹋┰又*1992年第1期)。
白玉蟾的生平事迹和道教南宗的特点,对理解武夷文化的特征有重要指导意义。武夷山为什么会形成“仙凡混合”的文化?这与白玉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5752236.html
-
。 观音菩萨信仰的研究,早在1928年日本学者后藤大用《观世音菩萨本事》,就有清楚而完整的研究。[1]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牧田谛亮《六朝古逸观世音应验记の研究》,开启中国观音信仰研究。[2]而于君方《...--------------------------------------------------------------- [1] 后藤大用著,《观世音菩萨本事》黄佳馨译,台北:天华出版社,...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2752283.html
-
令人烦乱不安,众生证入涅槃则灭尽一切生死苦恼、不再受生死苦恼之侵扰,因而称为寂静。三法印所论无非缘起法,缘起法包括四层含义:1、作为诸法实相的缘起法(空性或涅槃)。此实相一方面“离四句、绝百非”,同时它...。[xvii] 这样的佛学有些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以为至少有如下特点:1、指向解脱的宗教性。这是说,任何一个佛学体系或思想都是以追求众生的解脱为归宿的,所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即指此而言。2、...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4252302.html
-
不复及知。 欧阳家族的通谱中,以唐之欧阳询、宋之欧阳修为远祖。修四传至欧阳价,价徙居宜黄阳坊,这为宜黄欧阳一系的开始。价十二传至才立公,徙居宜黄城内南岳之下[1]。此系世代务农,寂寂不显。曾祖文楷公...---------------------------------------------------- 23. 吕澄《亲教师欧阳先生事略》。 24. 有关桂伯华的生平可以参考下述资料:(1)欧阳...
程恭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652376.html
-
edition(N) cho 254a6~260a1(No.3839) 再者,校勘注记以笔者取得的北京版(P)与德格版(D)二者,进行之。 二、 《见差别》原文(罗马字)与汉译 (31a) ...yang ma yin no / 2) ’jug 也不是无漏。 pa’i rnam par shes pa[1] ’di dag ni / dge ba dang myi dge ba dang ...
许明银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2152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