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尼采与佛教——鲁迅与佛教文化关系论之一 哈迎飞 [北京]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1期 20-27页 -----------------------------------------...---------------------------------------------------- 1 鲁迅与佛教的关系虽然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拜和尚为师和看目连戏的生活经历,但是他之学佛主要...
哈迎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95858487.html
-
江宁张家山。学士赵孟頫为铭
六.神僧传
1.竺道生传记
竺道生。本姓魏氏。钜鹿人。生而颖悟聪哲若神。其父知非凡器爱而异之。后值沙门竺法汰。遂改俗归依。及年在志学便登讲座。吐纳问辩辞清...至元丁卯。终于桓州之天宫寺。当盛暑。仪形如生。异香馥郁。停三日火浴之。心舌牙齿不坏。人掊其地深数尺。皆得舍利云。世寿五十一。僧腊四十。
补续高僧传卷十八
九、法苑珠林卷
1.释僧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01658509.html
-
一致性,即都是要解决字与声(词与乐)的配合问题,这才是把二者联系起来的最重要的依据,但要说永明体确实受到了佛经转读的影响,目前尚未发现直接证据。 1 陈寅恪先生《四声三问》这样写道: 所以适定为四声,...诗律和声病说对齐梁声律形成的影响》一文更从梵文诗律和齐梁新体诗律的关系上做了探讨: (1)婆罗多《舞论》(二世纪以前)已把诗病(dosa)分成十种。这个观念是沈约“四声八病”中“病”的来源。(2)梵文...
吴相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0358564.html
-
说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宗教团体。 学者很早就注意到普济,一九四○年代初三上谛听、小野胜年等在关于五台山的著作,都记录当时流行普济的事迹[1],后来吉冈义礼、酒井忠夫在此基础上,配合教内文献《三教公书》对...庞庄村…贼人在佛之脑后斫一刀…文殊将佛之伤痕治好,奉命替中天办事…文殊指点佛帮助催功菩萨李赵氏办事…文殊领老主爷之旨意,派佛与修正二人重修苍岩山…[10] 关于普济的出生年代,民国时期有(1)道光年间...
王见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1158572.html
-
—性英。元好问称其为 “诗僧第一代,无愧百年间”,[1]魏初亦盛誉之为“百年耆旧,一代宗师”。[2]性英在北方文坛,尤其是在诗歌方面的地位,几乎可与当时另两位高僧万松行秀、海云印简在禅宗史上的地位相...大概都摘自性英原诗。 [1] 《元好问全集》卷二《寄英禅师》,山西人民出版社点校本。 [2] 《青崖集》卷五《木庵塔疏》,四库全书本。 [3] 《耶律楚材评传》第208~209页,南京大学出版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4558611.html
-
,金代的石刻画像极具艺术价值,而史料价值也不容低估。(1) 在阅读金代石刻文字时,我注意到一个僧人的名字——性英。其一是出现在金宣宗兴定六年二月(实为元光元年,1222年)镌刻的《重修面壁庵记》上,...一直把性英视为兄长,经常在怀念之中。我们不妨再举三首为例: 1、《懐粹中》 醉解不复寐,吟君田舎诗。从知石门老,未比木庵师。 日月淹书尺,江山入鬓丝。何因重谈笑,却似少林时。(40) 2、《...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4858614.html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430072) 在道家和儒家之后,中国历史又产生了以慧能的《坛经》[1]为代表的禅宗智慧。禅宗作为佛教,不仅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而且...------- [1] 以下《坛经》的引文主要采用通行的宗宝本(载于《佛教经典精华》,宗教文化出版社,北京,1999)。 [2] 《五灯会元》卷一。 [3] 《自序品第一》。 [4] ...
彭富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2158711.html
-
青天白日,昭然无隐。喧(差1)宇宙,照耀古今,而应用无尽也。观夫从上,佛祖当机垂手勘辨之际,如是施设,如是钳锤,如是机用。究其本怀,不过只要点出当人心眼,扫除生死翳膜,直显此心之妙,俾尽大地人言外,知...镕作一金。信手拈来,更我刹法,此非凡流识情所测,惟上根证悟者方知。故非明明之可明,实非见见之可见,斯即本妙灵心,真空妙(差1)实相体中本具之明见也。岂假揩磨拂拭,託缘藉境,然后而使其明见哉!到这里语言...
李广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55258888.html
-
传》、《法苑珠林》均作保志,然亦有作宝志者,如梁武帝《净业赋》、萧子显《御讲金字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序》。《洛阳伽蓝记》卷四有沙门宝公者,其行迹与保志极相似,然谓“形貌丑陋”,[1] 似与梁之保志非是一人...、王士禛《谒志公像观唐碑》、李纲《登钟山谒宝公塔》、曾极《宝公塔》、皇甫汸《游灵谷寺》等,均便观览。 注释: [1] 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97页。 ...
崔小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2258919.html
-
看,原始宗教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仍然是相当明显,而且这种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从大陆迁移过去的佛教。比如(1)佛教与官方把典庙宇 相结合,不少当地厉坛、城隍庙、关帝庙,甚至妈祖庙都是由和尚当住持;(2)...报》第1号,这是日本占领台湾期间关于台湾宗教调查的最早资料。这份资料目前保存在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的“明治新闻杂志文库”。根据台湾大学专治台湾佛教史的江灿腾教授描述,《教报》第一号共有内文50页,主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345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