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自笑一声天地惊。”林云:“任将三尺挥天地,一句临机试道看。”师云:“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凤林便休。[31] 真可谓言藏箭括,语带珠玑,这就是禅宗津津乐道的“机锋”。值得注意的是,“...“任情直吐,多类于野谈;率意便成,绝肖于俗语。自谓不拘粗犷,匪择秽孱,拟他出俗之辞,标归第一之义”[35]。 其实,禅宗所谓“不立文字”,很大程度上是指“不立经教”,排斥概念化的、说教式的佛经中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056018.html
-
我圣人之道者”[31];后者则把杜甫的一些写景诗称为“闲言语”,认为“作文害道”[32]。在整个宋代,诗人的诗歌也一直遭到理学家的非难和排斥。相比之下,尽管佛教包括禅宗也把文学创作视为绮语、口业,但...三十篇[35];欧阳修晚年借《华严经》,读至八卷而终[36];周敦颐曾与常总禅师讨论华严理法界、事法界[37];程颢亦曾观《华严合论》[38];陈瓘(字莹中)早年即留心内典,特爱《华严经》,号华严居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256019.html
-
足,平等无二。程颢云:“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放这身来,都在万物中一例看,大小大快活!”[31]程颢所谓的“理”,在形式上显然受华严宗影响,...无忧乐与寿夭。丈六全身不为大,方寸千佛夫岂小。此心平处是西方,闭眼便到无魔娆。”[35]华严宗的法界缘起思想以平等观对待外境,认识到万物都不过是因陀罗网一样交织在法界中的一因子,人的自我亦如此。意识到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456020.html
-
王文诰评此诗曰:“同篇如谜,皆不道破,住得更妙。”[31]其实本篇不过是借禅宗“无差别境界”的观念给辩才师开了个玩笑,通篇立意在一“戏问”之“戏”字上或“借禅以为诙”的“诙”字上。诗的前半段写辩才的...”出自赵州和尚著名的公案,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曰:“庭前柏树子。”[35]“瓦砾犹能说”用南阳慧忠国师无情说法的典故[36]。苏轼意谓既然柏树子可参祖师西来意,瓦砾无情犹能说法,何况已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756022.html
-
(酒)。”[31]曾几云:“从来叹赏内黄侯(螃蟹),风味尊前第一流。”[32]吴坰云:“少日萦心但黄嬭(书),暮年鬼使欠青奴(钱)。”[33]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庆历、元祐以来,...,竟无所益,但自欺而已。”[35]尽管僧人的目的是出于对佛教戒律的忌讳,但其语言技巧却是标准的“言其用不言其名”,与诗人的借代词并无二致。司马光曾有感于当时的状况:“今之言禅者,好为隐语以相迷,大言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956023.html
-
“四大海水之语,佛经多有之。《传灯录》:马祖谓庞居士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31] “复作骑驴不跨驴。”任渊注:“丛林谓参禅人有二病:一是骑驴觅驴,二是骑却驴不肯下。识得驴了,骑却...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涵影之心。’”[35] “往来成一老,犹在半涂中。”任渊注:“雪窦颂云:‘如今要是黄头老,刹刹尘尘在半涂。’”[36] 以上只是有关僧寺题材以外的作品中禅语的运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30156024.html
-
枕在头下的姿态完全不同。佛祖的双目微睁,嘴角含 带着笑意,一副安详自在的面容,因为他就要走完自己光辉而伟大的一 生,去到达彻底解脱的涅槃境界了(图 35)。 在卧佛的头顶后方刻着一身金刚力士像,只...巨大卧佛像在中国境内还有不 少,像大足宝顶山长 31 米的卧佛,是在南宋时期刻成的;潼南县马龙山的卧 佛长达 36 米,是 1930 年造成的;甘肃张掖大佛寺里的西夏卧佛,有 34.5 米长,仅耳朵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32256037.html
-
分门别类了解各种事物,破除对各个事物的无知,称此为佛的智能。[31]那么,如果取得这三种智能呢?智顗说:
即空之观,能灭见思之非;即假观,能灭尘沙之非;即中观,能灭无明之非。如此论灭,遍灭法界诸非...35]是说通过体悟中道之理,在生前即可达到觉悟。
那么,如何断惑呢?天台宗强调修行者自己的内省自悟,而不要修行者一定要脱离世俗社会的日常生活。因为既然把修行止观的所观之境规定为“一...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65256136.html
-
组织之间的竞争,提高宗教商品的质量和数量,最终能引发更多的宗教消费,宗教就会繁荣起来[31].与此相反,如果宗教市场由国家垄断,则必定产生懒惰的宗教供应商和无效的宗教商品,进而降低宗教的消费水平,引发...这样,宗教风险就使个体行为模型过渡到了宗教群体模型。[35] 尽管这一理论视角,存在着只关注宗教市场之“供应方”的不足,把信仰者个体变成了集体宗教产品的消极接受者,进而难以审视信仰者个体如何进行选择...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0056190.html
-
免缴租税,而寺院田地亦享此豁免[31],因此寺院可以独享其田地的收获,积榖既多,自然无需僧侣出外乞食(何况华人传统轻视乞儿,前已言之,寺院又何必开罪世俗而遣僧外出讨饭),于是寺院便建立僧厨,自行供膳。...清规是现存最早一部根据唐代百丈怀海大师(七二○ ── 八一四)的古清规[34]发展出来的完整“清规”,这说明了北宋末期,寺院已设有专门负责厨务的知事[35]了。据释德辉于元顺帝至元二年(一三三六)奉敕...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335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