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123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罗汉寺走出的一代大师——桂仑法师

    经出。”《金刚经》(Vajracehedi-ka—prajna—paramita—sutra)1卷,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21664100.html
  • 从宗教社会学观点论析星云大师的领导法

    一个强调传统与现代融和的组织制度化的僧团。对于在“佛光山宗务委员会”下设各院会自行运作的情况,更被认为堪称典范,可见组织与制度对于佛教发展的重要性。  1、管理模式  星云大师具有现代的观念,也有传统的...

    妙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24164123.html
  • 般若神韵诗--观色悟空

    、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僧度接受了慧远的这一思想,虔诚修行,以求超脱轮回,在全诗的最后两句中,他表示获罪得福,全靠自己的所作所为,因而只考虑自,己的修行与完善,其他事物;不足挂怀1他以此坚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24964133.html
  • 禅风.学风.文风

    了。兹就《五灯会元》中举出数例,以为资证。  1.即境示人,不假思辨。如问“如何是佛法大意”?或答“庐陵米作么价”(青原语),或答“长空不碍白云飞”(石头语);大梅则曰“蒲花柳絮,竹针麻线”。或问“...

    苏渊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25164135.html
  • 陈泉州:答疑解问

    光速一秒钟就走三十万公里,一分钟是六十秒,这一天有多少秒啊?八万六千四百秒,用这个数再乘以三十万公里,这一光年就走这么多,天文数字啊,一个“1”后边画好多“0”,就这么远。  传说中七月七牛郎织女搭桥...个个拜,感觉一下,感觉好,那你就定本尊。如果自己实在定不了,再由上师帮助指定。  能否代亲人皈依?  1.我曾是个学佛团体中一员,我们都很散漫,只是悠悠泛泛的念念佛,感到前途茫然。我感觉只有真正生起菩提...

    陈泉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44264245.html
  • 读印顺大师《心经·讲记》—兼与王永元老居士商榷

    。  1 佛教的根本目的  佛教因众生而有,佛法之开演全在於众生苦难的解脱,「佛教就是要对这现实世间的苦难,予以彻底的解决三印公说,波罗密多,即是「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波罗密多,梵语的昔译...

    鋆 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51164276.html
  • 敦煌本《坛经》的佛经引述及其在慧能禅法中的意义

    判断出来的有如下几种:  1.《大涅槃经》。《曹溪大师传》记载慧能在到黄梅参谒五祖弘忍之前路过曹溪时,曾和村人刘志略结义为兄弟,每天夜里跟刘志略的姑母无尽藏比丘尼听诵《涅架经》,对佛性的道理有所了解,...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53064296.html
  • 敦煌写卷《维摩诘讲经文》的文学意义

    重大意义。它们更以其独特的内容与形式而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在文学发展史上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以下仅就讲经文的文学价值略献刍议。  据王重民等所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索引部分》(商务印书馆,1983年新1版...

    孙昌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53864304.html
  • 梵网经菩萨戒本之真伪辩正考

    也)1、从非亲里乞衣2、受自恣与3、多受钵4、自乞缕令织5、卧具、坐具7、受金银,余二百四十四戒(尼则余三百四十二戒)皆与小乘同学。至於戒条之意,乃指受了菩萨戒而故意起心不持,反去专习声闻律方违戒法:...

    埋 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70864365.html
  • 佛道关于生死、形神问题的争论

    佛道关于生死、形神问题的争论  汤一介  印度佛教在公元1世纪初传入中国,中国本民族的宗教道教于2世纪初建立,这两种宗教属于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因此在宗教理论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佛教在传入中国后的...。他的这一理论正和道教坚持的“神”、“形”均为“气”构成的一本论相对立。由于这个原因造成了佛道两教在生死问题上的不同。  (原载(哲学研究)1981年第1斯,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一书中经补充而...

    汤一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7286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