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64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十世纪至十三世纪的中国佛教建筑

    规模的差异,而有所变化。  在以佛殿为主体的大型寺院中,佛殿可达9间。如义县奉国寺大殿,内供佛像最多者5尊,通面宽达48.2m,通进深达25.13m,面积1211mz。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也是九开间...

    郭黛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54566503.html
  • 茅蓬札记第二辑 圆因法师著

    最坏,布施第一   天下最坏的事,莫过贪婪,明吞暗取纯为己。世上第一功德,首推布施,舍物散财在利他。   48.死尽偷心活计   死尽偷心活计,做成没用生涯;   收拾无穷妄想,换将一朵莲花。 ...

    圆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1066527.html
  • 茅蓬札记第三辑 圆因法师著

    .淡泊明志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47.人性动昏、静彻   灯动则不能照物,水动则不能鉴物。   人性亦然   动则万理皆昏,静则万理皆彻。   48.心不诚不明   心不诚...

    圆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1166528.html
  • 高奣映《鸡足山志》新识——代点校前言

    弥勒像赞”、第35至第39页“一览图”、第45页(或第45-48页或第45—52页)“八大寺分图”。卷一残缺第11页。郑教授所谓卷一《沿革》末页“古(故)先胪皇”后的脱文或脱漏,其实是云南省图书馆请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70566582.html
  • 论黄教在卫拉特中的勃兴

    呼图克图格根(意为活佛)是咱雅班第达的众多封号之一。这儿的蒙古人至今仍在祷告时称之为呼图克图格根。[48]  1648~1649年间,咱雅班第达在巴图尔珲台吉的支持下,在回鹘式蒙古文的基础上创制了托...けるラマ教受容の历史的侧面”,《东洋史研究》第25卷1期,1966年,第100页。  [46]同上引《咱雅班第达传》,第4页。  [47]同上引《咱雅班第达传》,第6页。  [48]《新疆蒙古族社会...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1266792.html
  • 南诏大理国佛教新资料初探

    。像高48厘米,表层鎏金,并髹有红漆。身着袈裟,右袒。螺髻,上饰两颗绿松石,额间饰有红珊瑚,两耳有圆形饰物。佛像表情恬静安详,结跏趺坐,右臂戴臂钏,右手作触地印,左手结定印。像内体中空,内腔中内除铸有...

    侯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23166927.html
  • 以《宗镜录》为例论永明延寿对唯识思想的摄取

    48] 延寿的这一解释,实际上是在八识之上另立一“真识”。这与上述南北朝时期的唯识古学的一些说法几乎没有差别。但是,延寿又对“立九识”的由头作了另外的解释...,第 525 页下。   [47] 梁真谛译《十八空论》,《大正藏》第 31 卷,第 864 页上。   [48] 宋延寿《宗镜录》卷 五 十 七 ,《大正藏》卷四十八,第 742 页 下 。 ...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2867027.html
  • 瑜伽行派之「无种姓」思想初探——以《瑜伽师地论》为中心

    第31册,No.1604。  13.《瑜伽论记》48卷(唐.遁伦集撰)大正藏第42册,No.1828。  14.《成唯识论掌中枢要》4卷(唐.窥基撰)大正藏第43册,No.1831。  15.《一切经...

    释长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50867076.html
  •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

    梦境,它依赖于不存在的原因。五种心作用中的正知和记忆虽然没有被说成是虚妄的,但它们的活动也影响人达到三昧(Samqdhi)状态,因此也要被抑制。   按照《瑜伽经》3,48-54等的说法,当瑜伽行者...

    姚卫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62467127.html
  • 《大乘起信论》的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2)

    存在,并永恒存在,佛法身是整体存在界之最终总根源[[48]]。  第二章:众生对于大乘思想的误解而影响修行的各种型态  第一节:一般凡夫自己对佛法误解的五种观念与破除之道  以下说五种人我见者。[[...48] 关于《起信论》于成佛可能性问题的理论建构,实涉及一形上学问题的解答,此义唐君毅先生曾论述如下:“此所特显之义蕴,是先肯定此一真如心或本觉之真实,而后更依之以起修,以有始觉究竟觉而还证此本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9046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