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0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楞严经》之念佛方法论及其理论意义

    不生起现行而得到定功,此即是一心不乱之念佛三昧。[38]就念佛法门而言之,一心不乱则可分为“事一心不乱”与“理一心不乱”等二种浅深层次不同的工夫。能伏断烦恼者,而不为见思烦恼惑所扰者即是事一心不乱;能...

    般若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5057020.html
  • 弥陀净土法门

    三昧的成就,其实是隐含有“信、愿”两项前提的,若无信愿则往生之因亦不能成就。如《十疑论》复云:  假如行人,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时,心必愿生彼国土,即是称名往  生门[38] 。  文中言“口称...念佛三昧门,第二观相(想)灭罪念佛三昧门,第三诸境唯心念佛  三昧门,第四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第五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大正》卷47页82上)  [38]《大正》卷47页82中。  [39]《大正》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2957062.html
  • 宋濂与佛教

    禽兽莫能相通,如此者九,则有大瀛海环其外,乃天地际焉。禹之所序,中国九州,其于天下,八十一分居其一耳。岂独佛书言之哉?(注38)  宋氏护法心切,竟把阴阳家的驺衍当做儒家,谓取譬之言儒释皆有,其目的在...

    龚显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0557218.html
  • 止于至善:朱熹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

    ,以致于认理为欲。故朱子虽然也认可陆象山“良知良能”等说法,但并不认可其工夫,XXVIII 就因为在朱子看来,陆象山“千般万般病,只在不知有气禀之杂”。(《语类》,卷124第38条,叶贺孙录)对于朱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2557242.html
  • 临济禅中的“有”与“无”

    38页。  [5] 《古尊宿语录》,第48页。  [6] 《古尊宿语录》,第20页。  [7] 百丈语,《古尊宿语录》,第21页。  [8] 百丈语,《古尊宿语录》,第23页。  [9] 百丈语,《古...

    戈国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3457253.html
  • 汉月之禅法与教学特色

    恐入邪悟,夹杂不尽,须仗作家钳锤千锻百炼炼之,既是久之,复恐凡圣二情又作,自己不知,乃复再勘再锤,永不复败屈,方好离师自养。[38]  “悟”,虽是觉,但并不代表宿世多生的习气也随此一悟而消除净尽。...》页146。  [37])  《语录》页63。  [38])  《语录》页139。  [39])  《语录》页54。  [40])  《语录》页142。  [41])  《语录》页63。  [42])...

    释见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4157260.html
  • 紫柏真可的经教思想

    ,故于性宗禅宗上,和会不来。”(注[38])他认为相宗之书没有通便师承的最大弊病,就在于无法将相宗与性宗禅宗和会。可见他对于性、性、禅会通思想的重视。  有鉴于相宗在明末的衰颓,真可相当提倡唯识之学。...

    范佳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4757267.html
  • 大乘禅波罗蜜‘止观法要’之抉择── 新世纪的新禅学刍议

    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亦如是。……自修空、无相、无作三昧,教人……。自入八背舍……。自入九次第定。……若菩萨摩诃萨行出世间……行禅那波罗蜜,禅那不可得……。[38]  在经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菩萨...的发展过程。’(印顺导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华雨集】第四册,页六)   [38] 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藏】第八册,页二八一上~二八三上。   [39] 同上,卷五...

    性广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33257494.html
  • 印顺导师对变质禅法之批判及对禅宗之肯定

    。如说:‘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38]  三、在重定或重慧的取向上,偏重于慧学。如说:‘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释性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33357495.html
  • 天台与华严圆教意涵之解析

      “以在缠心变造诸法,一多相碍,念念住著,名之为染;以离障心应赴众缘,一多自在,念念舍离,名之为净。”(注38)  此言烦恼与菩提,不同只在心上,若以在缠心、情识心、染执心去生活,则一切皆是死路,皆...大正藏46,p703,下,《十不二门》  注38:大正藏46,p716,上,《十不二门指要钞》  注39:大正藏46,p1-2,《摩诃止观》  注40:大正藏45,p594,下---595上,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50457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