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0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意境内涵的文化学阐释

    ,虫37种,鱼16种,谷类24种,蔬菜38种,花果15种,药物17种,马的异名27种。另一位清代诗学家王士桢在《带经堂诗话》卷五云:“诗三百五篇,于兴观群怨之旨,下逮鸟兽草木之名,无弗备矣。独无刻画...

    古 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3161309.html
  • 苏轼诗禅合一论对惠洪“文字禅”的影响

    纪昀《苏文忠公诗集》卷二三评〈题西林壁〉一诗云:“亦是禅偈,而不甚露禅偈气,尚不取厌。”等等[38],姑不论苏轼用作偈之法作诗的尝试是成功或失败,但正证明了他不仅讨论过以禅法作诗,甚且也不知不觉受偈诗...1997。  [37] 同前揭曾枣庄《苏诗汇评》页1006。  [38] 以上引诗及评论见前揭曾书页1006、1010、1428。  [39]有关苏轼以偈为诗,见萧丽华〈佛经偈颂对东坡诗的影响〉一文,...

    萧丽华 吴静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3561313.html
  • 说 “无念为宗”

    加行,是昏沉性;心极昧略,是睡眠性。是故此二合说一盖。又昏昧无堪任性,名昏沉;昏昧心极略性,名睡眠。[38]   p. 276   昏沉之主要特点为“不正知住”和“不勤加行”,前者谓修行者不知正确的...非专文不可。   [37] 《录校》,页 297。   [38] 《瑜伽师地论》卷 11,《大正藏》册 30,页 329 中。   [39] 将禅门约体而言之“无修无证”,理解为实际上无须修证者,与此...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3761316.html
  • 建国以后大陆禅宗研究方法论的两次转向述评

    rdquo;38。对于禅宗本身,范先生主要的思路就是禅宗是“适合中国士大夫口味的佛教”,其具体论证如下:“南宗宗旨,不外净心、自悟四字。净心即心绝妄念,不染尘劳,自悟即一切...1979年版,第1页。   〔35〕同上,第2页。   〔36〕同上,第4页。   〔37〕同上,第6页。   〔38〕同上,第10页。   〔39〕同上,第72页。   〔40〕范文澜的...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5361333.html
  • 台湾佛教与我国大陆佛教密切相联

    中国佛教三藏学院、中国佛学研究院、戒光佛学院等。30余年中在各大寺院传授千佛大戒逾38处。又多次参加并主办国际佛教会议。他在培育僧伽人才方面,对台湾佛教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智光(1889&...

    高振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83461364.html
  • 中国佛教文化历程自序

    老神仙方术的依附/33  二、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容受/35  三、佛典之翻译与格义之肇始/38  第三节 汉代译介的佛学两大系统/41  一、安世高所传的小乘禅学/42  二、支谶所传的大乘般若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2761378.html
  • 印顺思想脉络论

    唯识宗、法界圆觉宗是相同的,这说明印顺关于大乘佛法的三论论是与太虚关于大乘佛教的三宗论是一脉相承的。在《法海探珍》中,又以三法印──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作为三论论的理论根据。[38]印顺作了这些...华雨集》第5册,第13页。   [38]印顺:《华雨集》第5册,第13页。   [39]印顺:《华雨集》第5册,第15页。   [40]印顺:《华雨集》第5册,第15-16页。   [41]太虚...

    李尚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3561387.html
  • 禅艺合流与石涛画论的禅美学

    皮朝纲的《禅宗的美学》的相关研究即为将“不即不离”运用于禅美学的一例,皮朝纲说:“不即不离这个佛教用语之所以能派生为文艺美学用语,就在于般若观照有着深刻的一致性”[38]。先举几处原典为例[39]: ...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5961418.html
  • 大足石刻《临济正宗记》碑研究

    洪武十一年春正月甲戌,封皇子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史书称朱椿“性孝友慈祥,博综典籍,容止都雅,帝尝呼为‘蜀秀才’”。38朱椿礼贤下士,因之常请元亮前往府内说法拟为成立。永乐以后,诸王皆被削藩,元亮能被诏住...38 《明史》卷一一七,《列传》第五。  39 《大足石刻铭文录》第403页,重庆出版社,199年8月初版。  40 《大足石刻铭文录》第407页,重庆出版社,199年8月初版。  41 《石经楚山和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00361423.html
  • 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

    中物须有美恶,盖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河南程氏遗书)。契嵩复云:   “夫心即理也,物感乃纷,不治则汨理而役物,物胜理则人其殆哉!理至也,心至也,气次也,气乘心,心乘气,故心动而气以之趋”(注38...下。   (38)镡津文集卷第七,论原?治心,大正藏卷五二,页六八○下。   (39)镡津文集卷第七,论原?性德,大正藏卷五二,页六七四中。   (40)镡津文集卷第七,论原?性德,大正藏...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1661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