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283篇,用时7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萨迦派尼僧研究

    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  ③恰白·次旦平措等:《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西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④《青海省情》,青海人民出版社...

    德吉卓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92659669.html
  • 西藏密教传承考要

    》、《那若六法》、《西藏大藏经》等。宗喀巴在34岁时开始学习密教,谙熟重要的密教经典,如《秘密集会怛特罗》、《时轮怛特罗》、《初会金刚顶经》等。像当时的新萨迦派一样,他属于通过辩论的方式来修习佛教教理...

    吴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93359674.html
  • 庐山慧远的禅观

    说法。[34]  (四)请译禅经──佛驮跋陀罗的禅观  诚如先前所述,至晋末道安、慧远所处的时代,禅法于中国之传承,已殆消尽,安公与慧远叹禅典多不传于中土,遂至诚求诸于西来僧人,并遣弟子法领等人西去...[34] 佐佐木宪德《禅观发展史论》,东京都:ピタカ株式会社昭和53年(1978),页156。  [35] 《祐录》,卷九,〈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第十四〉页65下-66上。  [36] 因为此部禅经...

    李幸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12859789.html
  • 寻觅释尊的真意—吕澂先生关于佛学基本问题阐述试探

    也称做‘十二有支’,它们的相互间是以‘缘起’的关系,构成一系列的因果。以缘起说因果,可看做佛家解释因果规律的一个特点。”[34]在阐述业感缘起说特点的同时,吕澂先生发前人之未覆,揭示了业感说所体现的...33]《俱舍论》卷十一,引之《大正藏》第二十九卷59页  [34]《吕澂佛学论著选集》第三卷1346页  [35]《吕澂佛学论著选集》第三卷1367页  [36]《梵网经》卷下,引之《大正藏》第二十四卷...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20259832.html
  • 觉意三昧与四句无生门

    圆说六即。答:圆观诸法皆云六即,故以圆意约一切法悉用六即判位,余不尔故不用之”。[34]依据《摩诃止观》所说,所谓的六即是“即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35]。简言之,第一,“理...268-269。  [34] 智顗《摩诃止观》卷一下,大正藏第四十六卷,11a。  [35] 智顗《摩诃止观》卷一下,大正藏第四十六卷,10b-c。底下讨论中的括弧之中的文字是引用自智顗《摩诃止观》卷一下...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3359901.html
  • 乱象中有新生:论明末清初比丘尼之形象与处境

    [34]  写来很有禅师本色,又无又有,有无双用。并也“玉洁冰贞”来比喻自己的风格,所以贵阳太守朱茂时在为其语录写序时以“光仪峻肃”来形容他。朱彝尊的伯祖母赵淑人拜祇园为师,所以他所见的祇园是“威仪...28册。(台北、新文丰出版)  [33] 同注32书,页429。  [34] 同注32书,页432。  [35] 见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23,页010-467。收于《明代传记丛刊》第十册。(台北、...

    苏美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4059907.html
  • 本觉思想的义理渊源及其结构特征

    中国哲学的结合,是印度佛学的“体用化”转变。汤用彤先生曾言:“肇空之学说, 一言以蔽之曰:即体即用。”[34] 僧肇所想论议的主题是真谛和俗谛的关系, 而他论证的方法是魏晋玄学的体用论。《物不迁论》中有...页。[34] 见《汤用彤全集》(卷一),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0页。[35]《般若无知论第四》中有:“用即寂,寂即用,用寂一体,同出而异名。”此明显用道家的体用观解释般若中观思想。且从...

    唐忠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5259917.html
  • 南禅「顿悟」说的理论基础 --以「众生本来是佛」为中心

    自信不及」),明顯地從「實際」的現實情況中,指示他的弟子(聽法底)是「祖佛」。有一次,有人請教馬祖道一的弟子──大珠慧海「如何是佛」?大珠回答說:「清談對面,非佛而誰!」(34)這與臨濟的「只你面前...

    楊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5959924.html
  • 重提印度禅与中国禅──一种早期的思想史观察

    也坚信,禅的吠檀多主义由菩提达摩传到中国,而又风行于远东[33]。而 Joseph Edkins 则于一八九○年就提出,禅是耆那教一支的看法,他坚定地认为达摩传给中国的禅,正是耆那一系的思想[34]。...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1659943.html
  • 现代净土宗的建立与开显--读李元松老师2003年净土九讲

    无可烦恼。[34]  李老师是以禅者而皈依净土,禅的特色就是在今生体证涅槃,净土宗的精神则是死后往生净土。李老师说,过去“现代禅”提倡的是二者兼备的“禅净双修”。第2课说:  现代禅的学习是“禅净双修”...》,第7课(3),2003年6月12日,第34页。  [3] 《2003年上师开示净土课程》,第9课,2003年7月8日,第43页。  [4] 《2003年上师开示净土课程》,第2课(下),2003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2059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