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真理出来。 32、 ‘ 我欲' 是贫穷的标志。 缘按:金菩提上师云:不贪不穷,不求不苦。 33、宇宙中不被毁谤的人是蠢才,被毁谤的人是一种反面的赞叹。 34、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13260330.html
-
《续藏经》者多属前者,这两种多易使读者于混淆。疑伪经的判定有其长远的历史,[34]然而如同伪经不会被佛门判定后就失去流通,以扶乩形态而成的佛经,是如伪经般同样的流传,进而入藏者,更是编者对该书内容的...精神,和非宗教运动下所孕育而生的消极维护精神,二者结合所造成的酒井忠夫著,张淑娥译,〈民国初期之新兴宗教与新时代潮流〉,收于《民间宗教》第一期1995页34-35。 64.太虚,〈略评外道唐焕章〉,《...
范纯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2760361.html
-
地、水、火、风、虚空、见闻觉知、识。见非眼根,乃含摄根、尘、识而独立常住之本性。六根功德之三不周遍,与“七大”之周遍,不须比较;因“七大”本非六根也。 34、识大中有见相之说,而以瞩见明暗为见,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4960385.html
-
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其中“假名”之“假”,在《大品般若》中立有三种,即法假、受假和名假。[34]龙树之“假名”当属名假。一切诸法皆是由众缘而起,时时生灭无常,性不坚住,故是空寂。...正藏》卷二五,第569页下拦) [33]《大智度论》卷七四(《大正藏》卷二五,第584页上栏) [34]《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大正藏》卷八,第231页上栏) [35]《大智度论》卷...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2860425.html
-
造十法界三千法之一念心,实含理具与事造两方面的内容,智旭《梵网经玄义》中云:"只此介尔极微劣心,三千性相,炳然顿具,非前非后,不灭不增。何以故?一念体圆,名为理具,随起念时,即名事造"34。"一念体圆...
单正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5260449.html
-
古人,不知在世。本国奉持《心记》久矣。其尊称微言,冥究佛心,而神扃遐域。”[34]此中的《心记》应该指惠真的著作——《菩提心记》,能够流传到海外,可见其影响之大。《兰若和尚碑》说: 撰《菩提心记》,...32]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第227页。 [33] 《全唐文》卷三百十九,第2册,第1431页。 [34] 《全唐文》卷三百十九,第2册,第1431页。 [35]《全唐文》卷三百十九,第...
圣 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5560453.html
-
通称《觉意三昧》)1卷;《方等三昧行法》1卷;《法华三昧忏仪》1卷;《观心诵经法》1卷’《观心食法》1卷等,计有十多部四十多卷,约占大师总著述的三分之一。[34] 二、天台止观学说的形成及 大师对... [24]T50,197b。 [25]参见佐藤《天台大师 研究》P24。另关于大师著述归属权的问题可以参考大野荣人先生的《天台止观成立史 研究》,京都法藏馆1994年版,PP22—34。转引自李...
可 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4160567.html
-
万峰举扬曹洞绵密回互的宗风,广弘佛法,使保宁寺一跃成为曹洞正宗后期活动中心。万峰门下分为眉山、镜堂两房,各轮流在保宁寺住持三年。万峰卒于康熙丙寅(1686),终年64岁。传32世嵩隐、33世西朗、34...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4860575.html
-
实,则尽大地是个自己。尽大地是个自己,则将修一切善法,以利益大地众生,岂复以尔汝之名与世诤哉!”[32]又如他认为修身以俟命,明道不计功是造命之术[33];出资弘法是立人达人之极致[34];能尽其心于...14][23][26][34][49][50][65][66][101]藕益智旭《藕益大师全集》Ⅳ,《灵峰宗论》(以下称简《宗论))卷七,第197、289、271、271、272、289、294、...
大 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4960576.html
-
略谈善恶,明性本具,不可改易。……若知善恶皆是性具,性无不融。……一切法不出善恶皆性本具,非适今有”。[34]在《十不二门指要钞》下卷云:“故知性具百界,互融广遍”。[35]又云:“生佛一致”、“既解...15]《观音玄义记》卷2,《大正藏》卷34,882~。 [16]《观音玄义记》卷1,《大正藏》卷34,880b。 117]释妙莲《试述天台宗的一念三干》,《台宗研究》第一期,第40页。 [18]《...
徐钢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6016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