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传承
1.谛洛巴(988 -- 1069年)
2.那洛巴(1016 -- 1100年)
西藏传承
1.玛尔巴(1012 -- 1097年)
2.米拉日巴(1052 -- ...密觉多杰(1507 -- 1554年)第八世大宝法王
19.贡却严拉(1525 -- 1583年)第五世霞玛巴
20.旺丘多杰(1 555 -- 1603年)第九世大宝法王
21.却吉旺秋(...
王德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0843253.html
-
法古经幢,幢座还有精湛的佛教故事浮雕。 漳州经幢,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所建。幢为石雕,高1.83米,幢身镌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全文,书法道劲,有晋人风韵,明顾炎武评为天下经幢第一。 铁铸的幢,著名的如建于宋代的湖南常德铁经幢,原在德山山麓,位于乾明寺左侧。经幢建在1.42米高的石座上,幢身用白口铁铸成,高4余米,重约1.5吨,幢身铸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基座部分铸有佛像、金刚力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5444372.html
-
方面亦略有出入。外编在世出世护摩法品之后,有寂静护摩仪轨等七品,全经亦为三十六品。但藏译外编,汉译全无;而汉译第7卷,藏译也付阙如。 该经第1卷主要讲述密教的基本教义,第2卷至第6卷为密教的各种...经的前6卷。第7卷有新罗不可思议的《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2卷。日本重要注疏有空海的《大日经开题》1卷,圆仁的《大毗卢遮那成道经心目》1卷。此外,观贤、信正、实范、高辨、圆尔等,也有注疏之作。
...
苏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3847212.html
-
(1829)、遁伦著瑜伽论记,是法相宗的六经十一论的十一论中第一的论书。 全书分为五分: 一、本地分(卷1-50),广说十七地之义。 二、摄决择分(卷51-80),略摄决择十七地之要义。 三、摄释分(卷81-82),略摄解释诸经之仪则。 四、摄异门分(卷83-84),阐释经中诸法之名义差别。 五、摄事分(卷85-100),明释三藏之要义。 本地分中的十七地为(1)五识身相应地,(2)...
橘川智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3847359.html
-
願、智慧、慈悲或有所偏重,但真正學佛的,必然三類都漸漸學習,以大菩提為目標而學。
1-1初學佛者偏重的不同
重信願,求菩提---對佛發生信仰心,以佛為理想而志願上求無上菩提--著重念佛
重智慧,向法界---學佛的大智慧,從智慧的增長中到達佛的地步--著重研究佛法
重慈悲,救眾生---讚仰佛的大慈悲,學佛的慈悲心行,向佛菩提--著重慈善事業
1-2五乘佛法與三品發心
為後世的...
釋如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1047911.html
-
佛教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首先从饮食的理论、观念、道德修养看: 1、佛教认为,一切有益于人、能令人生起执著、意乐的对象皆可名为食,并将它分为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类,同时指出,一切形式的生命无不依食而生存。这在我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扩大和深化了我国对“食”的认识。 2、佛教要求僧人在进食前作五种观想:(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4)...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0550159.html
-
一致认定,佛大先所传的五十四世传承才是最可靠的。( )
三、填空题
1、请试列出初期大乘佛教的几部经典:(1)、 ,(2)、 , (3)、 ,... 、 、 。
四、论述题
1、简述唯识五位的修道次第。答:
2、在《瑜伽师地论》第一《本地分》十七地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1052128.html
-
首先从饮食的理论、观念、道德修养看: 1、佛教认为,一切有益于人、能令人生起执著、意乐的对象皆可名为食,并将它分为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类,同时指出,一切形式的生命无不依食而生存。这在我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扩大和深化了我国对“食”的认识。 2、佛教要求僧人在进食前作五种观想:(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4)...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31354426.html
-
吾人见解,中国不必参加,免失中国之国体,中国在世界乃一独立国家,今日本非法造成的所谓满洲国,破坏中国领土行政之完整,为国际各国所不承认,此正太平洋不太平的症结,是侮辱中国佛教青年太甚。”[1] 在...。 注释: [1]转引自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北省志·宗教》,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31页 (据《湖北文化史》,周积明主编,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
王建辉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1555069.html
-
(无罪)的标准。有两种情况的杀人行为是不犯戒的。(1)对行为本身的不自觉,即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如: 若狂、不自忆念杀者无罪。 有居士起新舍,在屋上住,手中失梁,堕木师头上,即死。…佛言:“无罪。...不可悔。这里的“故意杀人”意味着(1)“杀”(包括身、口二业)——对行为本身的自觉;(2)“人”(包括人胎)——对行为对象的自觉;(3)“故意”(“令彼因死”)——对行为结果的自觉。这里的“致死”意味着...
邵勤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12055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