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炀帝继文帝的保护佛教政策,在扬州建立了著名的慧日道场等,作为传播佛教的据点,并继续发展前代的译经事业,佛教十分兴盛。仁寿年间,全国有重要寺院3792所,度僧23万人,写经46藏328616卷,修理旧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1643510.html
-
从闻法及世间事皆与般若波罗密合,是菩萨摩诃萨,不见产业之事不入法性者,是事一切皆见与般若波罗密合,以是因缘须菩提,是名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相。”《小品般若经》卷六(大正8340 a10-23) ...
黄崧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0444115.html
-
-- [1] 常正《“居士佛教”刍议》,《法音》1998年第7期,第23页。 [2] 《大正藏》卷38,第441页中。 [3] 康有为《康子内外篇》。 [4] 同上。 [5]参见邓子美:《...
若 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1844436.html
-
,是谓苦尽谛。"23灭谛的"灭"是指人生苦难的寂灭、解脱。这是最高境界,这在佛教里称为涅槃24。道谛,也就是正道。佛陀开始是讲不苦不乐的中道,共八项,称为八正道。接下来随着佛教的发展,又增加了四念处、...
蔡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2944600.html
-
弥勒成佛 弥勒成佛 弥勒成佛经一卷 23 弥勒下生 弥勒下生 弥勒下生经一卷 24 十诵律 十诵律 十诵律六十一卷 -------------------------------...
释道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645399.html
-
.106。 [19] 《清净道论》中册,p.108。 [20] 《清净道论》中册,p.120。 [21] 帕奥《智慧之光》p.83;详见附表C。 [22] 同上p.86。 [23] 《清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945704.html
-
胜义,苦恶即人性,即为妄心,“一方谋人类生存发达,一方谋去苦恶,实南辕北辙,绝对不可能也”。梁漱溟于世间悲苦,人生无常的体认,使他归心佛家的大解脱主义、出世主义、无生主义不能自拔。1916年,23岁的...
王守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545846.html
-
姓黄,临海人(一说仙居人)。少出家,后得法于天童山石帆惟衍,传嗣临济宗的松源法系。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仅23岁的士昙来日,游历京都、镰仓间,凡七年之久。景炎三年(1278)回国,于天童环溪惟一...
马曙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2646014.html
-
.《马哈嘎那供养略法》
21.《往生仪轨》
22.《宝瓶仪轨》
23.《灌顶法仪》
24.《灌顶坛仪》
25.《灌顶先知》
26.《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
27...
隆莲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隆莲法师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4146054.html
-
[23];三,空色无碍观[24];四,泯绝无寄观[25]。真空观产生了一个超越而遍在的理法界。[26]
华严宗使用“理”与“事”这两大范畴将佛学中真谛的“空”与俗谛的“有”两套观念结合起来,以便...
李安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214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