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纪间于敦煌译成的。属于此经的回鹘文残卷已知者有10件,1件(1叶)藏吐鲁番博物馆,为〈妙行无住品〉 。另1件存美国普林斯顿盖斯特图书馆 。其余8件均见藏于柏林,由哈蔡与茨默研究刊布。 在刊布之前,井之...去向。 有幸的是,属于该译本的回鹘文残卷在国内已发现有3张,其中有2张现藏兰州甘肃省博物馆, 1张藏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 但译者不详,有人认为可能亦为安藏所译,但笔者不以为然。在历史上,由一人译某部...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75339128.html
-
[122]冈亮二认为:一般来说,印度的念佛思想是净土教行者念佛思想的由来,十念念佛是指“称念”,念佛思想是十念称名思想的由来,但“称念”与现今所说的“口称”意义完全不一样。其理由有二:1、十念的“念”...643号 《佛说斋经》,(三国吴)支谦译,《大正藏》册1,第87号 《佛说难提释经》,(西晋)法炬译,《大正藏》册2,第113号 《长阿含经》,(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册1,第1号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242603.html
-
p. 1
提要
本文檢討了舍利弗在《維摩經》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此角色所代表的意義。若從大乘的角度來觀察舍利弗,他可以說是小乘人物的代表:悲心不足,智慧不圓;在《維摩經》中的舍利弗,似乎也受到...關鍵詞:1.舍利弗 2.維摩詰 3.大乘 4.小乘 5.歷史
p. 2
一、前言
根據早期佛教經典[1]的描述,舍利弗在佛陀的諸弟子中是「大智慧第一」、辯才無礙[2],解義自在[3],成就八法[4...
林昭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3243916.html
-
亦无量,唯以此愿为根本,故称「本愿」。
地藏菩萨所发本愿分别出现于《地藏经》第1品、第2品及第4品,尤其第4「阎浮众生业感品」,记载地藏菩萨因地修行为小国王时,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众生,令得安乐,得至...行经》,亦名《地藏本誓力经》。
【内容大意】
《地藏经》全文计分13品,原分为上下2卷,上卷由第1品至第6品,下卷由第7品至第13品。而现今流行本分上中下3卷,主要是便利读诵。第1品至第4品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4344783.html
-
纲要书grub mtha')(注1) ,现在确知有S.T.No.607,S.T.No.693,P.T.No.116,P.T.No.121,P.T.No.817,P.T.No.842等数件(注2) 。其中,特别是智军(Ye shes sde)的《见差别(1Ta ba'i khyad par)》(S.T.No.692,S.T.No.694,P.T.No.814,P.T.No.815,P.T.No.820...
许明银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646843.html
-
)持随法瑜伽处(共4品) (三)持究竟瑜伽处(共5品) (四)持次第瑜伽处(1品) 三、菩萨道中的重要阶段 (一)十三住 (二)十一清净 (三)十地、七种地 (四)不同阶段的菩萨 (五...要义、菩萨道的重要阶段以及广大的因果,最后探讨菩萨道的修行要点和特色。 二、〈菩萨地〉的架构以及各品的要义 〈菩萨地〉的架构是以四瑜伽处和十法含摄整个菩萨道的道和果。十法是(1)持,(2)相,(3...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247819.html
-
一、总说:三学中戒学之重要:一切功德所依
二、别说:
(一)具足戒学
1、具足别解脱戒:下至轻细亦不违犯
2、具足菩萨戒:菩提心随时生起
3、具足金刚乘戒:如理守护三昧耶
4、戒学增上:
〈1〉勇进受持
...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5249727.html
-
上密院规定僧员500人,定编5个康村,设堪布1人,统管全寺政、教事条,处理寺内外一切重大事宜;设喇嘛翁则1人,专管宗教活动,领导寺僧学修密法;格贵1人,总管教规定寺规的行执行;强佐6人,分管地属...住所,面积较小,仅有1柱。在主殿西边有一辩经场,中为露天场地,周围是回廊建筑,其南与印经房相通。主殿正前方43米处原为密院大门,40米处为二门,两门左右都是东西排列的僧舍,现已拆除新建。 下密院...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5749875.html
-
本位意识完全臣服。同时亦表示,在史学范畴内王法与佛法之关系并不是一个稳定性的结构。
(国立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注释
(注1) 苏晋仁,...。(注9) 《同前书》,1/24。(注10)《同前书》,1/23B。(注11)《同前书》1/23C。(注12)《同前书》,2/29C,4/49C。(注13)《同前书》,3/37,4/53B。(注14)...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251620.html
-
1)龙树与法称知识论的平行影响;(2)以“自续派”为主流思想;(3)空有调和──此如日本学者梶山雄一所说:“(彼)欲将瑜伽行派之学说吸收于中观体系中,后期中观派乃成为可谓是‘瑜伽行中观派’的一种综合学派,此为其特色[1]。由梶山雄一的三点特色之说明,我们可以引申如下的三个问题:(1)智藏(与寂护)特有的论证方法为何?其与法称因明学之关系为何?此为第五节所要回答之问题;(2)智藏与寂护的二谛思想内容...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852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