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550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正性離生」概論

    ?371a)  可見《成實論》主,因重視由聞思等修習所得之智慧,能於解脫道產生信解,尤其是對涅槃更是好樂趣向。因此,這決非一般凡夫之所能及,所以才說「念處等中若是無漏有何咎耶。」[19]  三、 結 ...釋海實著──《成實論》「法位」之初探一文。  [19] 《成實論》卷15,(大正32.361c) ...

    釋成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1645191.html
  • 略谈灭尽定

    入与否之问题  到底菩萨是否能够入灭尽定?《大毗婆沙论》卷153有这么一句话说到:  问:菩萨为入灭尽定不?尊者世友说:不能入。契经说,为圣者定故,若菩萨能入者,亦应名异生定。[19]  尊者世友站在...以大乘的立场来谈,菩萨不必等到最后一生才入正性离生,他大可在修“般若道”时,即证正性离生──无生法忍。尔后修“方便道”,严土熟生而成正等正觉。   [19] 《大毗婆沙论》卷153(大正27?780上...

    释印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3745245.html
  • 北朝佛教社区共同体的法华邑义组织与活动-- 以東魏〈李氏合邑造像碑〉為例

    ( 註 18) 同上註,頁 17 下,18 下,19 上。 盧建榮認為 〈李氏合邑造像碑〉的另一個解釋空間可能超越谷 川道雄村落共同體說的論述範圍。 ( 註 19) 見前引文頁 121。 176 頁 也祗有以「法華思想」...

    顏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945305.html
  • 四谛顿、渐现观之初探(2)

    。  [19] 《大毗婆沙论》卷184(大正27.927c)。  [20] 《大毗婆沙论》卷66(大正27.343c); 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683。  [21] 印顺...~汉译《南传》19(p.132)。  [39] 《无碍解道》〈谛论〉~汉译《南传》44(p.15)。  [40] 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126~127。  [41] 《解脱道论》卷12 (大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0245315.html
  • 如来藏之初期及其思想之研究

    是由印度黎俱吠陀经(Rgveda)之胎藏(Garbha),或金胎( Hiranyagarbha)(注19)说与有关佛陀法身(Darma-kaya),如来界(Tathagata-Dhatu)&...大正,一六、四八九、中。   (注 18) 同(注10)、一七六页。   (注 19) 《黎俱吠陀》一○,一二一,乃是生殖观与太阳神格化综合而作文学性之描述。   (注 20) 同(注2),见...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145387.html
  • 佛祖统纪中的本□观

    《 法华》,与无边众生作一乘之因矣。(注 19) 引文中所说“大通之时”,指《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中 的大通智胜如来,《妙法莲华经》固...19) 《佛祖统纪》,卷 2,页 140b。 ( 注 20) 《佛祖统纪》,卷 2,页 140b。 153 页 ...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245389.html
  • 佛教中的“多闻”概念─佛学与学佛问题的展开

    法名持律:持波罗提木叉戒、具足多闻、诵二部戒、通利无疑。复有三持:波罗提木叉戒、具足多闻、广诵毗尼、通利无碍……”。(注 19)波罗提木叉(pratimoksa)是佛教戒律中最基本的戒律,持律者必须...Boin 女士英译本,页152--181。(注 19) 《大》,第22册,页998c。 37 页律文中特别提醒读者, 三法持律的目的,在于“具足多闻、...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245390.html
  • 舍利弗在《维摩经》中的性格与角色

    ,纠正同修的恶见,(注17)破斥外道 (注18),请佛制戒 (注19),主持僧事(注20),维护僧伽的健全与统一(注21)等;并常因──────(注12)“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109f.(《相应部.蕴相应》),相当于《杂》104 ,大正2,页30下。(注18)S 12.24,S.ii.32f.(《相应部.因缘相应》)。(注19)Vin l.a.l, Vin.iii...

    林昭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345391.html
  • 智俨的“缘起”和“性起”思想

    在“本有”的本性具有义上,明显有别。 “本有”和“修生”的观念并非智俨所发明,南北朝时 人讨论佛性问题,便每用到“本有”一辞。(注 19) 稍前于 ...18)“法身”者,指佛的自体。 (注19)吉藏 (549-623) 《涅槃经游意》述及南北朝时期流 传三种佛性“本有”义 (《大正藏》卷 38, 页 237 ...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345392.html
  • 法藏之心识观的特色

    心境融通门者,即彼绝理事之无碍境,与彼泯止观之无碍心, 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冥然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坏一味而 心境两分也。(注19)又于第九门“帟网重现门”中云︰“以止观心境不异之...634上、中 ,亦可相互参照,另参阅注(24)。(注18)同上,页632上。(注19)同上,页654中。 十门止观,其目次如下︰一会相归性门、二依理起事门、三理 事无碍门、...

    邓克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44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