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532篇,用时7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理国对南诏国宗教的认同

    中心是39、40、41三开,右幅分别为十六罗汉、天王帝释众及白难陀、优钵罗等四龙王、右执金刚,左幅分别是迦叶等云南禅宗谱系祖师、赞陀崛多、沙门口口、梵王帝释、和修吉、摩那斯等四龙王、右执金刚。整个佛会的粉本,就像是一座简单的寺院,山门左右各有一金刚,大殿内释迦佛居中,左右分别为侍护的罗汉(高僧)、帝释、龙王。虽然这个佛会的帝释及龙王的组合在画卷上被打散开来,但41和42开、38和39开上角分别向左右...

    侯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33064171.html
  • 关于中国成都佛教文化展的有关情况

    15日在锦江宾馆“鸿宾厅”精心组织了“中国?成都佛教文化展新闻发布会暨旅游推介会”。共有41家媒体和17家网站到场参加会议,其中包括香港大公报、澳门莲花卫视、中国青年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新浪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24765136.html
  • 瞿昙佛陀传

    圣王),是由波罗门教和耆那教等而传到印度一般而流行着。是以佛教也继承了那种观念,并且说明:虽然释尊是能够成为转轮王的人物,但是他断了那个念头,而成为宗教上的圣者。  摘自《内明》第41期 ...

    中村元著 王惠美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82965450.html
  • 净居寺:文化高山上的一道风景

    中国(澳门)国际茶业博览会中被评为“最受港澳茶客欢迎中国茶叶品牌”。在十六届中国茶都·信阳茶文化节上累积获奖41项,其中金奖24项。  净居寺名胜区茂林修竹,山水云奇,鸟语花香。 “层峦叠嶂云雾天,溪流...

    杨光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21566299.html
  • 《四分律》简介

    犍度(卷37),为安居缘起和安居法。四、自恣犍度(卷37至38),为自恣缘起和自恣法。五、皮革犍度(卷38至39),为使用皮革的缘起和各种开遮。六、衣犍度(卷39至41),为粪扫衣和受施衣等开遮。七、...

    济 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5666842.html
  • 南诏大理汉传佛教绘画艺术——张胜温绘《梵像卷》研究

    的名字与唐玄奘译《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件记》所载相同,秩序则正相反。从风格上来看,属吴道子一系,与现存卢棱伽所画六尊者像相近。  39—41开,39开右上角、41开左上角分别有“为法界有情等”、“...莲华经》中龙女献宝珠速得成佛的故事。40开释迦佛下一瓣宝莲中,有一手捧袈裟的僧人小像,与第42开迦叶尊者形象相同,故此僧人是迦叶尊者。41开左下角有一袒胸簪髻垂环的供养人小像,从形象上看,他就是第55开...

    侯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23266928.html
  • 浅谈佛教初传中国的佛事活动

    ——公元前172年),他一直进行中国经典的翻译,共翻译出经典35部41卷,其代表作有《阿含经》、《四谛经》、《大十二门论》、《小十二门论》、《百六十品经》等。安世高代表小乘佛教,特别是小乘禅学和阿毗昙...

    温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92467322.html
  • 北京郊区古代寺庙

    3处。但从各朝代兴建寺观的数量来看,明清两朝占着绝对的优势,(见表41),其中明代佛教和道教寺观有69处,占京郊已知兴建年代的佛道建筑总数的44.9%;清代佛教和道教寺观34处,占京郊已知兴建年代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10067419.html
  • 舍利子灵异记

    ,同样亲历到尼泊尔的佛陀舍利于灵瑞,怎可不将之记下来?  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号于星洲  摘自《内明》第41期 ...

    萧杏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72267723.html
  • 《六足论》简介

    ”,二者并称“一身六足”。如《俱舍论光记》卷一云(大正41·8c):“前之六论义门稍少,发智一论法门最广,故后代论师说六为足,发智为身。”  此外,六论在《大智度论》卷二中被称为“六分阿毗昙”,相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286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