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多著南史。为学者述大乘赞十篇、科诵十四篇,并十二时歌,皆畅道幽致,其旨与宗门冥合,今盛传于世”。[51]《指月录》亦载志公大乘赞十首、十四科颂十四首及十二时颂。[52]《梵刹志》谓“公作四柱记、...法语(记)似是语录或机锋之类。汤用彤论志公与傅大士,谓:“关于二人之神话甚多,殊少可信。”注云:“《灯录》所载二人偈言等均晚出之传说”,[55]此言可信,其偈当皆为禅宗盛行后而造作出。其谶纬之述,...
崔小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2258919.html
-
Eleatics 最为著名;不久 对事物的变化与转变之探讨,大约也在6~4世纪风行,以 Heraclitus of Ephesus 最为出名;两者之主张正相反对(注51) 。 他们的思想一直影向以后的欧美哲学界...───(注51) W.Brugger编著 项退结编译“西洋哲学史节要” (1988)p.689f.。(注52) 394a。 “Imasmim sati idam hoti.”翻译成:“缘是有是。”...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33459353.html
-
美妙传说也正从一个侧面反应了这一情况。 3、注重戒律的修持和僧团整顿 慧远对"律藏残阙""慨其道缺,乃令弟子法净、法领等远寻众经,踰越沙雪"。51,体现了慧远同样重视僧团的律法戒持,这也成为佛教在..."55 的社会功能,是有利于辅佐帝王治化的。 许理和教授在书中将重点放在慧远与执政者在僧伽地位的论争上,却忽视了慧远对僧团内部的整治力度。 慧远"博综六经",对儒家的礼制深有研究,因而十分注重佛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0359450.html
-
、“要”[50]和“上起”、“中起”、“遍竟”等双音节词语连用的例子。其中,“上头”中的“头”已虚化成一个词尾。例如:“请诸比丘听说法,上亦好,中亦好,竟亦好。”[51]“请比丘听说法,上头亦善,中央...:“不如今之所说,复增加转倍。”[54]“香气熏闻,斤两倍常。”[55] 佛经中,“倍”字作状语时,词义有明显的虚化倾向,已无明确的“双倍”的含义。例如:“其欲取头者,其心倍悦。”[56]“其福甚倍...
张延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2660013.html
-
三、如来藏与烦恼和合?非一非异42 四、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的阿梨耶识46 第三章 从法藏的诠释进探“真妄和合”思想之成立基础 51 第一节 真如:不变?随缘 54 一、真如不变义55 二、...目录》,《大正藏》册55。 隋?智者《法界次第初门》,《大正藏》册46。 唐?澄观《华严经疏》,《大正藏》册35。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大正藏》册36。 唐?窥基撰《成唯识...
廖宫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4160031.html
-
III. 禅定力的锻炼 众所周知,禅定在菩提道次第上至关重要。李元松认为,禅定力就是心力、意志力,未具起码禅定的人无法现观世界的实相[51],想要修证解脱或是实践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行,皆有赖于...中观察三法印与潜伏心态,继而出定之后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三法印的精神。这个循环而深化的过程[55]略说是三个次第,细说可至少分为十三个步骤[56]:第一,听闻、诵读、吟咏阐扬三法印思想的佛教经典;第二,...
张嘉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5460045.html
-
rdquo;[51]甚至扩及到寺院的组织上,那就是律寺多为子孙寺,禅寺多为十方寺。
其实律寺之具有固定正式的身份还是在宋元之时,元时“天下寺院之领于内外宣政院,曰禅、曰教、曰律,则固各守其...记载,如元代广东三学寺“今改僧而舍尼,遂从禅而革律”,平阳净名院、燕京大觉寺等也“革律为禅”[55]。但没有明确分家的,在禅寺里“禅律并茂&...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5460101.html
-
多罗那拔陀罗译师的继任者为衮噶卓却(1507-1569)。中兴觉囊派,宏扬他空教义。继他后担任座主的为他的高足弟子堪钦·隆日嘉措(32)。(《教法源流史》51-55页)。 继隆日嘉措为座主的...胜义有”反对“毕竟空”。这个名词在印度的佛典中是没有的,觉囊派为了显出他们的不共宗见(51),故特立此新名。 他空见不仅是依据印度的经论,纯属理论问题,他们他空见的来源,还是由于实际修证所体验出来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62760604.html
-
此地多藏有“三世诸佛供养之具”;有曰佛灭后此即文殊菩萨住处;(50)日僧圆仁更言,上述的佛陀波利自印度取回经典后,文殊接引入窟,“波利才入,窟门自合,于今不开。”(51) 以故时人所见的金刚窟,是一...1128。 (49),圆仁语。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50),《古清凉传》卷上,《大正藏》五一,p.1094-1095。 (51),同注49。 (52),见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王俊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84160734.html
-
,存天理"。对于"三纲",朱熹解释说:"纲,网上大绳子。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51)与此相适应的就是"忠"、"孝"、"节"等道德伦理规范。儒家既然讲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55)"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56)这是要求"孝道"、"孝行"为封建统治服务。 可见,封建社会里"孝"的含义包括:父对子的绝对权威。子对父的绝对服从;父子之间等级森严,不能...
胡昭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586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