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550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如来藏学书目简介与导读(上)

    14. Nishi, Giyu. "The Origin of the Tathagatagarbha Thought," Indogaku  Bukkyogaku Kenkyu, 19:1, ... Mahaparinirvana  Sutra."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19, no. 2 (1971),  p.1-10.  18. ...

    杜正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747486.html
  • 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

    Satguru Publications, 1991. 于 1991  年 Prasad 将 Obermillier 与 Johnston 二文献依原  出处页码编辑成一册,非常方便现代学人使用。  19 ...与导读(下)〉,《佛教图书馆馆讯》,第 12 期,19  97,页 39-40。  页 253  三、欧洲对《宝性论》的后续研究  (一) E. Frauwallner的第三学派说  反观欧洲的反应,...

    杜正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147495.html
  • 谈注释家与文法家对巴利文献的影响

    语法论》) 中特别教导说 vivatacchadda 是个「an-语基」的词 (Sadd 164,19-33),书中还讨论到这个词后来变成「a-语基」的可能成因(Sadd 636,8-12)。an... tasma Buddho vivata-cchado. (因此,佛称为「揭除覆障者」。) (Nidd II 251,19-22 ad Sn 1147) (小部《小义释》对《经集》的注解) ...

    蔡奇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747507.html
  • 「六群比丘」与「六众苾刍」──兼谈佛典仿译及其对汉语的影响

    诸如以下的例子:(19) 即于其日,殿严尊像具修虔敬,于时佛、道二众,各铨一大德令升法座,劝扬妙典。(北齐,任道琳〈修述邺宫新殿废佛诏对〉,收在《广弘明集》,T52, no. 2103,156c27~...parisa);等-众(sama parisa)、不等-众(visama parisa)等等。并且,又由仿译的「~众」进一步产生了一批同样格式的仿制语词:18「尼-众」、19「僧-众」、20「圣-众」、「道-众...

    蔡奇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847510.html
  • 将终极托付交给历史——兼评蓝吉富《二十世纪的中日佛教》与《中国佛教泛论》

    ‘我国佛法自奘师一系中绝以来,正统沉沦,经千余载。其间虽然禅密台净之继起而盛,然于佛法精神背驰日远。’[19]   欧阳渐、吕澄主张回归印度瑜伽行派,而印顺在对中国传统佛教的批判中,则主张回归到印度...1986,第1414、1418、1418页。   [16] 吕澄︰《正觉与出离》,收入《吕澄佛学论著选集》卷三,齐鲁书社,1986,第1330页。   [19] 吕澄︰《法相大学开学讲演),收于《内学》...

    王雷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547526.html
  • “伪经”与观音信仰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收在《大正藏》卷17)有关系。翻译记中高欢被称为“魏大丞相渤海国王”。(注 19) 高欢本来是捕卢景裕入狱的迫害他的人,结果使卢得救的经却以高为名,这自然是因为高欢在当时是最有... 36、38、52、53 ),而故事的主人公不但是王玄谟、卢景裕、孙敬德,而且还加上了我们前面已提到过的龙学梅的妻子。───────────(注 19) 同上,页167。 111 页 孙敬德的身份...

    于君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747530.html
  • 净土思想之考察

    )法门,当知是人,久已成就无量福慧。……当知是人,常见我(释迦佛)身,在灵鹫山,及见此等诸菩萨众”[19]。  从上述的三种资料,可以明白释迦的国土,至少有两个,一是西方的无胜世界,二是为了“不自... p. 19  那个佛国,若非寂光土,便无意义可言。故在‘阿閦佛国经’卷上说有 “若干百千人,不可复计,无央数人,积累德本”。‘放光般若经’卷十九说菩萨 “并化余人,净身口意”, “亦劝进人,使行六度...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247538.html
  • “七十七智”与“度疑清净”之关系探究

    。其又可名为“知遍知JatA-pariJJA”。19  “度疑清净”的异名有“法住智”、“如实智20”、“正见”、“知遍知”、“得入息者”、“得建立者”、“决定至者”、“小须陀洹”等。然而,重心思想...简体版),p.564。  18 《清净道论》(简体版),p.564~567。  19 《清净道论》立三遍知,但是古来经论皆说二遍知,名称接近觉音所说的“遍知智”,即是“智遍知”,不过在内容上有些出入。如...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847574.html
  • 四谛现观之略探──以《大毗婆沙论》及《清净道论》为主

    19云:  云何苦习谛?所谓爱结是也。18  集谛,在《阿含经》也称作苦习谛,契经说到爱(受爱、贪爱、爱结)为招聚生死之苦的主因。  3. 灭谛(nirodha-satya,nirodha-sacca)...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彼若解脱,不染不著。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诸贤!多闻圣弟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见,如是了,如是视,如是觉,是谓爱灭苦灭圣谛。19  又《增壹阿含经》卷17云...

    释有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947575.html
  • “心念处”之探讨──以《大智度论》为主(1)

    putting forward)、出发点(starting point)、原因(cause)、原点(origin)等义。19那么paTThAna的原意为何,为笔者于此想探讨的问题。以下就从觉音(...理思惟,久久便能心住于平等性,无所贪著、染污,而了了分别。进一步就是由此而趣入“圣道”,而“所作已办,生死已尽,梵行已立,不受后有”了。  其次,再谈到有关“心念处”的修习“对象”。如《杂阿含经》卷19,...

    释如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447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