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550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乘佛乘穿越历史——印顺法师的教乘教史思想

    心,以悲智普济一切有情,直趣无上正等菩提,应著重中期佛教,而脱落天化的倾向。[19]   允许天化和神化的成份渗入佛法是导致印度佛教灭亡的严重错误,这也是印顺法师警诫我们今天不要再犯的错误。他在...游心法海六十年》p.54。   [19]印顺法师《佛在人间》p.43。   [20]印顺法师《成佛之道》p.58。 ...

    庄博蕙 刘有容 中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0451763.html
  • 心念与业报

    正27, 583b12-19)  不与取三种者:谓初起盗心,往彼彼处,图谋伺察,攻墙断结,取他财宝,乃至举物未离本处,尔时所有不善身语业,是不与取加行。若以盗心,正取他物,举离本处,尔时所有不善身表,及此刹那无表,是不与取根本。从是以后,或物主觉,乃至相系相害,则以杀生加行为偷盗后起,若主不觉,分张受用,尔时所起不善身语表无表业,是不与取后起。(大正27, 583b19-27)  欲邪行三种者:谓...

    释厚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2351798.html
  • 论佛教传播史晚期的音乐本土化──傣族和日本佛教音乐的比较

    rsquo;层面则是一般大众的信仰,它是以村社生活为中心的许多文化圈子,其中包含了所有楞伽岛上前佛教的以及印度教鬼神崇拜和神灵崇拜。[注19]G?奥伯耶塞克雷( Obeyesekere )也曾在其《...   [注18] 作为护法神灵的八部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在佛典中,原来均是与佛祖作对的众魔,被佛以慈心三昧降伏和教化后,成为护法神。   [注19] ...

    杨民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2851809.html
  • 清末民初庙产兴学风潮—以虚云禅师为例(2)

    813。  [14] 同治元年,法使哥士耆以川东地方所没收教堂已无法查考,欲以重庆城内长安寺做为教堂。参阅释东初,>上册,页63。  [15] 参阅页261。  [16] 于凌波,>,页19。  [17...是学习的时间,各寺对夏安居执行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以传戒闻名的律宗宝华山严格执行一切规定。见Holmes Welch着,包可华、阿含译>第四章,页147~148。  [19] 马祖指马祖道一,唐洪州(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251815.html
  • 从《杂阿含》第1013经经群看‘善终辅导’

    或是冰淇淋,重点在爱的表现和感觉。’[18] 所以译自“spiritual”的‘灵性’意思,并不只限于基督教所认为的‘灵魂’。[19]  当‘灵性’(spiritual)加上‘照顾’(care)之后...当供养舍利!’  世尊时为彼比丘授[108] 第一记。  页19  佛说此经[109] 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5. Idam avoca[110]  Bhagava //  ...

    释天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751828.html
  • 虚云大师的教育理念

    ldquo;中体西用”理念,为重振民族气岸,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功不可没。   3、废科举,兴教育。以科举先士的传统教育模式终于结束,中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如洋务教育的实施。19世纪...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19]况佛教有裨益于中国的学术思想,可为今日之周旋国际,服务于世界,令世界和平安乐。经综合考察佛教的作用,虚云大师认为佛教是“趋进大同之唯一大教,...

    道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851829.html
  • 宋儒李延平的理一分殊形上思想[1]与佛学之对照

    令一人敲柱数之,乃与初默数之数合,正谓此也。[19]  延平谈“心”的时候,亦非完全不可谈顿悟,不过延平从理学而讲到心学,其言理时,包括了道德之理与自然之理[20]。是非对错之理,只有对与不对可言,故...>[21]里所记,  --------------------------------------------------------------------------------  [19] 《...

    蔡家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251875.html
  • 譬喻与推证的抉择--儒佛实践哲学之展开进路的难题

    -------------  p400   不倚不著,一切念想不起心常寂然,亦不住寂然,言语道断不可宣说。虽不得心非心相,而了了通达一切心非心法,一切皆如化是名观心无心法不住法。[19]  这里说的...--------------------------  [19] 同上注页954。  [20] 同上注页952。  ------------------------------------------...

    谢大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451879.html
  • 佛教布萨制度的研究

    于座上,见四真谛。如新净毡易受染色。须达多易悟,亦复如是,见法、证法,断八十亿洞然之结,得须陀洹。[19]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弥絺罗国庵婆罗园。尔时婆私吒婆罗门女,新丧第六子。为丧子故,心意错乱,...世间品>:“世间暗黑,能洞知者甚少。众生能生天者甚少,能如脱网之鸟者甚少。”(甘露精舍出版泰国大藏经之《小部经》,页33~34。)  [19]《别译杂阿含经》卷九,二诵(一八六),大正二,No.100,...

    罗 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551880.html
  • “见山只是山”--不立文字与禅形上美学的终极关怀

    成就而能“得个休歇处”[19],达到“否定之否定”,如慧能的偈“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纯粹直观无内容的绝对心相,超脱于一切时空具象,呈现出“自性”本体的本相,“见山只是山...错误〉,页431,台北联经出版社,1996年版。  [19]张节末,《禅宗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页18。张先生指出:“‘休歇’一词可能来自临济义玄,他云:你一念心歇得处,唤作菩提树。你一...

    曾议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55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