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89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佛教伦理的基本特点

    。偏学知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32]禅宗进一步讲定慧等,慧能从体用不二的角度解释定慧等的内容,“定惠体一不二。即定是惠体,即惠是定用。即惠之时定在惠,即定之时惠在定。...32卷,582上。   [23]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藏》第46卷,462中。   [24]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大正藏》第2卷,147上。   [25] 《分别功德论》卷二,《大正...

    董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4641418.html
  • 吠檀多哲学与佛教

    考虑的”(sarvathapyanadaraniyo……sreyaskamair见《梵经疏》,第2卷,2,32,479)。   在这里,问题涉及到阿赖耶识(alayavijnana),唯识论学派执此识为...的思想流;同时,展示前一思想流和“有”创世说是主线或正统路线。(32)这一点是清楚的:“我”的概念源出于sat(有)的传统,而佛教学说中的意识源出于asat(无)的传统。如果是这样,便可见到“我”与...

    [日]前田专学/文 巫白慧/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61161799.html
  • 评析董其昌的“画禅”(2)

    于‘〖FJF〗NBB32〖FJJ〗园’故址,额曰‘染香’。年甫强壮,屏绝声名,不异初地老僧,萧然世外。遇名人书画,考证精核,真赝立辨。工六法,吴伟业歌画中九友,谓与董其昌、王时敏匹。……康熙丁巳,...FJF〗NBB32〖FJJ〗州先生(王世贞)孙”。据张庚于乾隆四年(1739年)所撰“自序”云:“是录创始于康熙后壬寅(1722年),脱稿于雍正乙卯(1735年)”,是该书的脱稿时间,要早于《镇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5862519.html
  • 藏传佛教在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蒙古中的发展

    日后引导卡尔梅克民族了解基督教的可靠人物”,当时全体卡尔梅克人深信“一旦公爵夫人敦杜科娃(即赞安)成为卡尔梅克人的政府首脑之后,将强迫全体卜尔梅克人接近东正教”。[32]以致社会各阶层人心惶惶。可见,...1990:97、8、7~8、32、8、224、48~60.  [4]才吾加甫.卫拉特蒙古部分历史与宗教[J].新疆社会科学,1991,(1).  [5]新疆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编.新疆宗教研究资料[Z]....

    王 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91968825.html
  • 佛教对浙江茶叶和茶文化的影响

    带回天台山新章疏三十余部六十卷,还把茶籽传入日本”(32)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荣西再度入宋,上天台山学法,回国时又带回了茶籽,然而,荣西最大的贡献不仅仅是将茶籽传入日本,而是其对日本饮茶的...,第318页。  13、27《浙江茶叶》,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199 ,191页。  14、34、40、41童启庆:《唐宋时期浙们茶文化的发展》,载于《农业考古》1997年第4期,第32...

    方如金 周玲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34971531.html
  • 刘萨诃研究综述

    《刘萨荷故事研究(之一)——以〈冥祥记〉为主的考察》[32]以及《〈刘萨诃和尚因缘记〉探究》[33]、张瑞芬《从〈冥报记》到〈刘萨诃和尚因缘记〉看唐代释氏辅教书的几个特色》[34]、郑阿财《敦煌佛教灵...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336—349页。   [19]《文物》1993年第2期,第32—47页。   [20]《文史》1988年第1期,第286页。   [21...

    尚丽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392782525.html
  • 佛教的“二谛”理论及其历史意义

    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大30/32,33)青目的释为:“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于世间是实。诸贤圣真知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名为实。诸佛依是二谛,为众生说法。若人不能如实分别二谛,则于甚深佛法,不知实义。若谓一切法不生是第一义谛,不须第二俗谛者,是亦不然。”(大30/32,33)接下去...

    姚卫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1740735.html
  • 阿耨楼陀造:摄阿毗达摩义论(一)

    (注27)。  于是初禅等,各说十一种(注28)。  最后第五禅,共有二十三(注29)。  善心三十七(注30),异熟五十二(注31)。  是故智者说:一百二十一(注32)。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心分别...下册31~32页)。  9.喜俱推度心,《清净道论》为喜俱意识界。  10.八种无因善异熟心的说明,参考 Visuddhi-magga 454~455页。(华宇版,下册30~31页)  11.三种无因...

    阿耨楼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2442085.html
  • 知礼《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研究(五)

    “人四依”。准天台圆教位次,五品十信为初依,十住为二依,十行十回向为三依,十地等觉为四依。智者大师亲证“五品观行位”,故后人尊为初依大士。  [16] 知礼《观经融心解》卷一,《续》32、455a-b...190c,及209c。  [25] 《观经融心解》之问答,见《续》32、455a。  [26] 按,常坐三昧,又名一行三昧,依《文殊问般若》、《文殊说般若》等立,九十日为一期,专意坐禅,谛审中道法界之...

    吴聪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942744.html
  • 佛教的二谛理论意义

    重要性。  中观派有关“二谛”的较有代表性的论述是在《中论》中。龙树在该论卷第四中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大30/32...佛法,不知实义。若谓一切法不生是第一义谛,不须第二俗谛者,是亦不然。”(大30/32,33)接下去,龙树在《中论》中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pán@①。”(大30/33)青目...

    姚卫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947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