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中偈颂,皆其式也。”(页53,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0月);《出三藏记集?鸠摩罗什传》亦记载这一段事:“天竺国俗,甚重文藻……凡觐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尊。经中偈颂,皆其式也。(页...偈颂亦有[52];而孙吴支谦所译《太子瑞应本起经》亦有七言偈颂66句[53];西晋竺法护所译诸经中亦多有首七言偈颂[54]。此时期的七言偈颂,有短小如四句者,亦有篇幅冗长逾百句者,其叙述说理亦侃侃而出,...
王晴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952382.html
-
卷12,188c。
[14] 《法苑珠林》卷16,《大正藏》卷53,402a。其中,“是诸人等皆于法中种诸善根,释迦牟尼佛遣来付我”,道世误为“《上生经》云&...入良道〈忏悔の成立と智顗の立场〉,《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7卷,第2号,第53页,1959年。
[20] 有关玄奘法师的弥勒信仰,请参考汪娟〈唐代弥勒信仰与佛教诸宗派的关系〉,《中华佛学学报》第5...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152925.html
-
如镜中像。」[53]马祖说:「心真如者,譬如明镜照像,镜喻于心,像喻于法。」[54]临济说:「应物现形,如水中月。」[55]仰山说:「一月千江,体不分水。」[56]云门说:「……性海俱备,犹是无风匝匝..._______ [52] 宗密着,《圆觉经大疏钞》卷1之下,《续藏》册14,页213右下。 [53] 宗密着,《禅源诸诠集都序》,《大正藏》册48,页405下。 [54]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刘嘉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73853563.html
-
32中。 (注 16) 同注8,页2下。 (注 17) 同注8,卷8,页52上~53中。 ----------------------------------------------------...,......火热风初摇,水洼地坚固,......万物自有功,当言用及如。(注 53) 这多少受到东汉会稽真人魏伯阳之《参同契》所影响。该书亦易、亦道。“所谓竺土大仙心,东西相密付”,也即是指佛教...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1354791.html
-
51] 《性灵集》稽古温故自我垂范。 《论语》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例34][52] 《性灵集》下愚不移,盖斯之谓欤。 《论语》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例35][53...求车满公当之也。 《论语》①“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 ②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例52][77] 《性灵集》以一知十不烦多言。 《论语》回也闻一以知十。 [例53][...
静慈圆著 刘建英 韩昇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55557635.html
-
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注: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卷九《义解论》,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3页。),而仅用直译...宋赞宁《宋高僧传》卷三《译经论》:“今立新意,成六例焉:谓译字译音为一例,胡语梵言为一例,重译直译为一例,粗言细语为一例,华言雅俗为一例,直语密语为一例也。”范祥雍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3页。)...
普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73758348.html
-
宝公符、十二时歌、十四科颂、大乘赞、禅宗法语、公镜图数千言传于世”,注曰俱备大藏传灯录,[53]《宝华山志》卷一同,唯“禅宗法语”作“禅宗法记”。[54] 然除《景德录》及《指月录》所录外,余皆未见。... [6][14][21][28][39][44][53] 葛寅亮:《金陵梵刹志》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43册。 [7] 普济:《五灯会元》卷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6-117...
崔小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2258919.html
-
收入《大正藏》卷四十,页1-156。 52 道宣,《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收入《大正藏》卷四十五,页869-874。 53 道宣,《广弘明集》,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6。 54 道宣,《续...及其成立与发展》,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51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52 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53 ...
林韵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32559343.html
-
方法[53]是在实践前三个共同的道次第的基础上进入第四道次第之后的做法,亦即:“听闻、诵读、吟咏阿含、般若与禅典”,熏习佛菩萨的内证经验,影响潜意识并改造人格[54];于定心下修习无常观、无我观,于定...的修行与禅的生活》第63~65页。 [36] 李元松主张,修慧应具备“现代人”的人格特质、活在眼前一瞬的定力以及缘起无我的思想。参见《从修慧迈向无漏慧的途径》,收录于《从自我实现到禅定解脱》第53~...
张嘉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5460045.html
-
:“咸亨中,有一居士,姓卢名慧能,自新州来参谒。祖问曰:‘汝自何来?’卢曰:‘岭南。”咽卷一《六祖慧能大鉴禅师》:“六祖慧能大师者,俗姓卢氏,其先范阳人。”(第53页)绍昙《五家正宗赞》卷一:“师讳...光腾空,香气芬馥。黎明有二僧,谒能父曰:“夜来生儿,可名惠能。惠者,以法惠济众生;能者,能作佛事。”言毕,不知所之[53]。 第三十三祖惠能大师姓卢氏,父行蹈。母李氏,感异梦,觉而异香满室,因有娠,...
普 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2960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