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155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藏学重要文献史料述评

      内藤虎次郎著:《关于拉萨的唐蕃会盟碑》(《史学杂志》29 —5,1918年),是考证该碑的论文。   寺本婉雅著:《唐蕃会盟碑文》(《大谷学报》10—3,1929 年),对碑文作了考证和研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42580505.html
  • 宗教之间理当相互宽容

    世俗权威,从未有过真正的独立。[29]即使到东汉末年建立起体制化宗教(中国道教以及后来的中国佛教),也仍然是“不依国王,法事不立”。[30]因此,中国的宗教要么向帝王讨好献媚,以期得到皇帝与朝廷的允准,...siwen.org)《陆沉文集》。   [28] 同[15] 166和342页。   [29] 杨向奎先生著《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册,16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认为:“绝地天通”之后...

    陆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1780754.html
  •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教意识看中国近代文明的发端

    还是道学,都不足以成为道德评判的标准,而是“予李卓吾一人之是非可也”[28],并据此指责残害何心隐的耿定向为“好以佛法害人”[29]。这种独立的人格和价值法则在当时社会的力量,正如李贽自己在70岁时回忆...》。   [29]《焚书》卷一《答耿司寇》。   [31]《王心斋别传》,见《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五。   [32]《潜书》“辨儒”。   [33]朱载堉《山坡羊·钱是好汉》,《明代歌曲选》。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2480767.html
  • 敦煌写本邈真赞所见真堂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宗皇帝的影像可能就属于这种情况。《宋史》卷262《刘温叟传》记载其后晋时任职都官郎中充翰林学士,“退开影堂列祭,以文告之。”《元史》卷29《泰定帝一》:“二月丁巳朔,作显宗影堂。”《元史》卷39《顺帝二...

    郑炳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4580797.html
  • 汉唐过所与中日过所比较

    特别用语。请多少保人呢?有云“保人趋忠诚等五人”,或仅云“保人宋守廉等”,此之“等”疑包含五位保人之意,皆只具保头的姓名。阿斯塔那29号墓所出《唐垂拱元年(685)康尾义罗施等请过所案卷》载:康尾义罗施...

    程喜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00380828.html
  • 第二届“当代中国宗教论坛”论点述要

    中国13亿人口可能要访问15万人的规模。美国调查是1人代表8571。前几年华东师范大学对4500人调查,1人接近代表29万人,这个差别的概率要大许多。这种达到不同规模的调查如果积累起来,将对观察中国...

    曾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73781121.html
  • 王阳明“四句教”析论 (上)

    .29。   [9]《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传习录下,p.90。   [10]《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续编一,大学问,p.970。   [11]《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传习录下,p....

    刘桂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24381600.html
  • 高原雄鹰一慈成加参上师弘法利生侧记

    发愿为度化众生成佛而修行,要慈悲爱人,多利益别人,帮助别人;上师还教导弟子多观修生死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和人身难得,鼓励弟子深明佛理,精进修行,早日成就。   29岁时,即2004年4月,遵照最上...

    金连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25181617.html
  • 荆溪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讨

    :如来不断性恶,阐提不断性善,点此一意,众滞自销(29)(大正46·296上)。   此即以「性恶」来解释初、中、后心不二之道理,以显理具性恶性善,诸佛众生平等不二,故云:「点此一意,众滞自销」,此...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35081704.html
  • 神智从义对“具”的反思

    此着心缘生虚假,假中三千自体性空,即是心性圆妙三谛。若夫不达一念阴心无一异者,斯为取着,云何能具三千性相,故取着心不具三千(29)(卐续藏102·68右下。)。   此中引用荆溪之话,再度强调一念...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35081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