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载惟宽、怀辉在元和十八年建造南岳塔,而《通载》则记载为元和十年,而元和只有十五年(即到820为止)。此碑文是受惟宽、怀辉之托,由张正甫撰写的。张正甫卒于泰和八年九月,享年83岁,故他生活在752-...识者对他越发尊重。大中七年正月九日,沩山圆寂,享寿83岁。庐简求为他撰写碑文,李商隐题额。圆寂后11年(863),加谥号,赐塔名,称“大元禅师清净塔”。为纪念沩山,咸通六年(865)建塔。郑愚受托撰写...
[日本] 铃木哲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92763125.html
-
77 第一节 以寓言作为载体77 一、 寓言的义界78 二、 寓言的特质83 (一) 寓言的文体特质 83 (二) 寓言的民族特色 85 三、 寓言的功用86 第二节 形式结构之特色88 ...,20-27,2001年5月 《试论〈百喻经〉》李李,中国佛教,34,21-23,1990年11月 《漫谈中国的笑话文学》陈纪实,今日中国,83,146-162,1978年3月 《缘起说的地位...
洪梅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2463671.html
-
分科 74 第二节 从戏剧体制看《法华经》77 一. 序幕式78 二. 宣说诸法实相一佛乘78 三. 以譬喻说一佛乘 80 四. 得大法者皆当作佛 81 Ⅰ. 四大弟子得授记 83 Ⅱ. 世尊的自证 83 Ⅲ. 五百罗汉弟子之授记 84 Ⅳ. 阿难及二千学人之授记 85 Ⅴ. 信解《法华经》者皆当授记作佛 85 五. 法会圆满嘱付流通 86 六. 一再举证与付嘱 86 七....
简秀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2563672.html
-
81 三. 以四圣谛为修学依持的道理-82 四 本节小结- 83 第四节. 从修学目标-阿罗汉果与涅盘来说明-85 一. 经由缘起法所证得的果德来说明-85 (一) 操作缘起法的方法说明-...293 表录 1. 经由缘起法所证得的果德83 2. 经由四圣谛所证得的果德85 3. 谈及涅盘的相关经文87 4. 谈及阿罗汉果的经文91 5. 以种种言说表示所得到的十八空之实相不可得性...
曾惠田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52063709.html
-
体会和融人,也就赋予了画中一切物景形象以超出个体有限存在上的意义。——“一天的春色寄托在数点桃花,二三水鸟启示着自然的无限生机。”(宗白华《艺境》,第83、84页)连无景象处的“空白”也有比空无一物这个表象更多的意味;“中国画的空白在画的整个的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宗白华《艺境》第83页) 这种透过具体事物的形象感受与生命本原直接契合的心灵倾向中,已包含了意境美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85263889.html
-
我们取以作为底本,并与其他三种钞本互校,同时以传世本及今人整理的敦煌本作为参校本人校。 敦煌本《六祖坛经》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一)由正文开头至敦博本第83行的“如先代悟”,主要是叙说惠能的生平;(二)在第83行的“如先代悟”下有“下是法”三字,由此至第314行的“一时尽散”,是惠能在大梵寺讲般若波罗蜜法和授无相三归依戒的内容。这是《坛经》的主体部分,《六祖坛经》一书的题名也主要根据这部分...
邓文宽 荣新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0063957.html
-
定、看心看净,都属造作、分别,与妙道相悖,何得契悟佛性呢?牛头禅因而不以为然,认为“将心守静,犹未离病’’(《禅宗历史与文化)(心铭》第83页),而提出“不须功巧,守婴儿行’’(《禅宗历史与文化》《心铭》第83页)。即“以忘情为修”,“无心”即“合道”。《绝观论》云: “无心即无物,无物即天真,天真即大道”,又云:“高卧放任,不作一个物,名为行道。”这完全是一种洒脱自在、不假功巧的禅悟观和觉悟途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5464016.html
-
大乘起信论料简 王恩洋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5册 大乘出版社出版 1978年11月初版 页83-121 -------------------------------------------------------------------------------- . 83页 无明彰,正智隐,似教兴,大法替,世界有沉陆之忧, 慧日无烛幽之望。自昔衔悲,都非喜诤。痴迷苟警,僭妄...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32364165.html
-
17。 黄心川,〈印度教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宗教哲学思想的交流〉,《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3期,(成都:四川大学),页77-83。 翟存明,《简论觉囊派的佛教思想》,《青海民族学院学报》(...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83/ no1, 1963, pp73-91 David Need,“Review of the Buddha ...
黄英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0265486.html
-
店区志》评审会,在孙女的搀扶下,83岁高龄的他拄着拐棍,虽略显瘦弱,但步履依然稳健。 他坐在窄小的木板床上,紧靠暖气,拿着放大镜在看书。他花白的眉毛,长如翻翘的“飞檐”,始终向上。虽因年老患上了眼疾,...书柜却很多,到处是一摞摞的书籍、资料,这些极富价值的“故纸堆”成了他的终生伴侣。至今,83岁高龄的他仍笔耕不辍,在小屋里坚持三晋文史考证工作。 一向简朴的他,用上了崭新的毛毯与棉被。原来,因天气转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5056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