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6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慧能《坛经》顿教禅法论义(二)

    postulste)”。[105]  然而,“先验”原是为解释或说明经验活动事象而相对成立的观念;慧能固然肯定内在于人有名为“般若之智”的生命性能,但是,作为“先验心体”意义的“般若之智”,同样不即是一种(形上)...页 1054~1057。   [105] 应加说明的是,这里不是说“本性自有般若之智”只是一种无所谓真假的“设定(postulate)”;因为,如前所述,“本性般若之智”对于顿教禅法的行者──至少慧能...

    陈平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742620.html
  • 识体理体两分与“一分无性”说──法相唯识宗佛性思想论析

    有漏、无漏一切万行。若望三身,无漏为正生了,有漏为缘,疏名生了。无漏正名佛性,有漏假名非正佛性。   p. 105  [18]  至于“隐密性”从其下文看,是为会通天台、华严诸宗“烦恼即菩提”之说而言...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1042623.html
  • 《金刚经赞》研究——兼论《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八)

    “若论无相施”一颂正好与此相对应。   105《卍续藏经》第二十五卷,第6页下,白马精舍印经会印。   106见衍空法师:《梁朝傅大士所著〈金刚经颂〉概述及颂文英译》,伦敦大学硕士论文,1994年。 ...

    达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1142757.html
  • 弘一大师讲演录(一)

    净宗问辨…………………………(099)  劝念佛菩萨求生西方……………(105)  劝人听钟念佛文…………………(108)  万寿岩念佛堂开堂演词…………(111)  药师如来法门略录………………(...

    弘一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33842933.html
  • 藏传佛教格鲁派

    真实目的。佛说法的目的在令众生永出轮回,共同成佛,上面所说思人身难得,念无常,念轮回苦,皆非解脱正因。故尚应进一步追求解脱轮回这道,此求出离【105】所修即为中士道。正修此心,即依苦、集二谛,生起求解脱...教因果律。【105】出离:厌弃轮回而求出离,即解脱之意。【106】四谛:苦、集、灭、道四种真理。“苦”指三界六趣之苦;“集”指此苦由 造积善恶诸业而来;“灭”即涅槃寂灭,可以出离业苦;“道...

    刘立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60743108.html
  • 俄藏Дx3558唐《格式律令事类》残卷试考

    [13](即《大唐开元礼》[14])中规定,中官159座,外官105座,众星360座[15],外官众星合为465座。也就是说,较张说奏改前,中官有所减少,外官有所增加,与武德时中官135座,外官112...

    李锦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2843204.html
  • 牛头禅的形成及特点

    757页。 [14] 印顺法师著《中国禅宗史》,第105-106页。 [15] 《全唐文》卷320。 [16] 印顺法师著《中国禅宗史》,第111页。 [17] 《大正藏》第48册,402页下...

    满升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3043463.html
  • 格鲁派概要

    出轮回,共同成佛,上面所说思人身难得,念无常,念轮回苦,皆非解脱正因。故尚应进一步追求解脱轮回这道,此求出离【105】所修即为中士道。正修此心,即依苦、集二谛,生起求解脱之心。抉择解脱之道,即依灭、道...造作的善业和恶业,果就是果报。有造作就必有果报,这是佛教因果律。   【105】出离:厌弃轮回而求出离,即解脱之意。  【106】四谛:苦、集、灭、道四种真理。“苦”指三界六趣之苦;“集”指此苦由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2143516.html
  • 識體理體兩分與「一分無性」說──法相唯識宗佛性思想論析

    無漏為正生了,有漏為緣,疏名生了。無漏正名佛性,有漏假名非正佛性。 p. 105 [18]至於「隱密性」從其下文看,是為會通天台、華嚴諸宗「煩惱即菩提」之說而言的,略同於《涅槃經》卷二十二的「...

    楊維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50643682.html
  • 内观禅修的探讨

    中说: 1. 不要刻意控制呼吸,而是有意识地去观察呼吸的如实面目:长或短,重或轻,深或浅。尽可能地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不要分心而中断了觉知。(页105) 2. 在练习内观时,我们只要去观察...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72043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