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51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三阶教与禅宗在思想上的接近

    色  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当身圆满报身佛。  ……善知识,听与善知识说,令善知识于自色身见自法性有三身佛。(24页)  这里说的是见自己中的三身佛,归依自己色身的三...

    西本照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0166320.html
  • 论诗禅交涉--以唐诗为考察重心

    诗与禅就相沟通了。”(注24)袁行霈〈诗与禅〉一文指出:“诗和禅都需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示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使它们有互相沟通的可能”。(注25)杜松柏氏...影响,李文页9~页24也有详细的析辨。李氏认为翻译佛经中的偈颂不但采用当时诗坛流行的诗歌形式,而且篇幅较我国诗歌为长,内容也突破只重抒情传统的形态,出现较多说理、励志、告诫、叙事的偈颂。〈孔东南飞〉是...

    萧丽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0266321.html
  • 马祖“大机大用”蠡测

    梅山法常禅师初参祖,问:‘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常即大悟。  其二是接引水老和尚[24]:  洪州水老和尚初参祖。问:“如何是西来的的意?”祖云:“礼拜着。”老才礼拜,祖便与一蹋,老大悟。起来...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3966357.html
  • 大藏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简述

    编次天字到灭字。以前并未发现有流传的印本,直到1978年修理山西应县木塔时,才在塔中发现50轴残卷;图卷轴本版式为每版24行,每行15~18字不等(也有每行字数较为一致的经卷,如《大法炬陀罗尼经》卷...

    竹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50366454.html
  • 茅蓬札记第二辑 圆因法师著

    忍养情、德育,天地万物皆归我春风和气之中,情养、乖戾妖孽皆消于光天化日之下。   《灵峰宗论卷二之四10548页》   24.专精护戒   专精护戒,微细无亏,即三乘正行也。持戒不发心,止得世间乐果...

    圆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1066527.html
  • 茅蓬札记第三辑 圆因法师著

    嘉言录》   23.华藏就是极乐   净修捷要说:   “大日遮那,同归光寿,华藏密严,不离极乐。”毗卢就是弥陀,华藏就是极乐。   24.佛号是阿伽陀药   佛号是一...

    圆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1166528.html
  • 庙产兴学中的太虚法师

    努力结果如何,不得而知,在《太虚年谱》中记载,直至1911年清朝灭亡前夕,仍“时以推行地方自治,占寺夺产之风益急”。24岁以前的太虚法师在经历阅藏、参禅的过程中,开始从事佛教革新运动便是在这一背景下起步...

    张蕾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4766569.html
  • 《瑜珈菩萨戒》要义

    不舍,就属于有染违犯。  什么样是无违犯呢?如果通过努力对治,但还是无法克服,就不算犯戒了。  24、贪味静虑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虑于味静虑见为功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5966846.html
  • 以《宗镜录》为例论永明延寿对唯识思想的摄取

    ;如来藏者,是善不善因。' [24] 此二门约体用分二,若以全体之用,用不离体,全用之体,体不离用,还念其一。以一心染净其性无二,真妄二门不得有异,故名为一,此无二处。诸法中实,不同虚空,性自...。   [22] 魏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卷一,《大正藏》卷十六,第 519 页上。   [23] 魏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卷一,《大正藏》卷十六,第 519 页上。   [24] 魏菩提流支译...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2867027.html
  • 以囹圄为道场——佛光山监狱教化的理念与成果

    年表》 ,也是其个人生命的抒发。  因此得见,转化怨愤、哀怜的力量到了极点,也能成就一生万世  的事业。(《星云日记24.1993年8月27日》,第232~233页)  ……  大师因生逢乱世,长於...

    浅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3467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