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51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晚唐禅宗青原系下五代的白话诗

    ,是这组诗偈在义旨上最值得注意的:龙牙反对一味念佛,认为“念来岁久却成魔”,想自成佛道,还是“无念之人不较多”。[24]这实际上继承了自惠能以来的一贯作派。  第10首。睡起夫,睡醒之人。第11首。即...23] 《大正藏》51/530A。  [24] 有关中国佛教史上念佛观念的演进,请参考张子开<略析敦煌文献中所见的念佛法门>,载《新国学》第三辑,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12月第一版,第314-334...

    张子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43168347.html
  • 唯识宗略说(2)

    是数目,如一、二、三,个、百、千等。  23和合性:有为诸法生起时,必须由众多因缘集会的特性。   24不和合性:相对于和合性,即能妨碍诸缘和合而令诸法不生的能力或性质。  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2068376.html
  • “成佛之道”读后──台语念谣创作解说(下)

    燕麦:喂猪,再吃它的肉=6:1(铁质)种花椰菜:喂牛=24:1(钙质)种花椰菜:喂牛=5:1(用水量)同样生产一磅时,牛肉:稻米=10:1(“新世饮食”耗水量──肉:麦子:稻子=100:1:10,因为...

    杨添振·吴美满撰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5168445.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三)

    14.论及十种因缘的文献有:《大宝积经》卷一二、《大集经》卷二七、《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正9.635a~b)、《优婆塞戒经》(大正24.1034c)、《发菩提心经论》(大正32.509b)、《摩诃止观...

    慧沼大师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068455.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四)

    24~491a3)。  4.《十地经论》卷三〈初欢喜地第一之三〉(大正26.138b10~17)。  5.《佛说十地经》卷第一〈菩萨极喜地第一之一〉(大正10.539b)。  (一)初发心菩萨之殊胜:明...

    传道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168456.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六)

     12.《大正藏》第1册,页220b~221b。  13.胜法又可以七胜法(又称七胜事)来说明。依《优婆塞戒经》卷三〈息恶品十六〉(大正24.1051a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菩提品第七〉(大正...

    慧沼大师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268458.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七)

    略不论也;二、顺八相唯在善趣故。又,恶趣无自在为王等化故。又说善趣时,意显生恶趣,从胜处说,唯论善趣。”24所以,只说随顺受生于善趣中。  3.所行愿  若诸菩萨,愿能无倒思择诸法,愿于境界修无量等...

    慧沼大师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468460.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八)

    摧拆为义。造不善业,感彼三涂,得于苦报,摧拆行人,目之为罪。”24但有时也称为烦恼为罪,因烦恼能起业、助业,使感受苦果。《大毗婆沙论》卷一一六则指出罪有三种,即︰1.业,2.烦恼,3.恶行。其中,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568461.html
  • 《 诸说中第一 ── 力挺佛陀在人间 》 自序

    24末了,援引印顺法师的话作为结束,并以此心志自期于佛法的修学,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我选择了佛教,为我苦难中的安慰,黑暗时的明灯。可惜我的根性太钝,赞仰菩萨常道,不曾能急于求证。然而从此...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1368471.html
  • 妙云集导读(十八)学佛旨趣

    颂)回应道:这些世间乐事,其实都无可依怙。本颂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如“破僧事”卷第三,大正24?110a)也有:“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会合皆别离,有命咸归死”,但与《成佛之道》偈颂的文字...

    昭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426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