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门、正天门、一天门、崇觉寺;化城西路有3处,即小天台 ,建松树庵、西来庵;化城北路有24处,即聚龙寺、华天寺、万寿寺、半霄亭、龙池庵、燕 子洞、二天门、大桥庵、西竺庵、一宿庵、无相寺、二圣殿、华阳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5469493.html
-
认知作用,是一种对于所缘境界的直接觉知的客观作用,较少推测与思考。随念分别者,“谓于昔曾所受诸行追念行分别[24]”,即对于已经历之事或境多加臆想追念之作用。计度分别者,“谓于去来今不现见事思构行分别[...,第100页。 [19]《成唯识论》卷五,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第24页。 [20]《阿毘达磨俱舍论》卷四,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九册,第21页。 [21]陈雁姿,《部派佛教对知识论的探讨》。...
释见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25669702.html
-
、隋智顗 (538-597)、隋唐道昂 (565-633) 的传记中。(注 24)因 此笔者对中国的弥陀信仰的发展作如此的分类:由后汉到西 晋、东晋可说是蕴量期,经过了南北朝的过度期,隋与唐初... ?注 22:《卍续藏经》,No.134, PP.28 ~ 31. ?注 23:T.50/2060, PP.519c、567a、577c、585a、633a. ?注 24:T.20/2060, ...
释道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2869825.html
-
十五天聚会诵经的情况而向佛陀请求,佛教才有每隔十五天诵波罗提木叉,[24] 所以佛陀不是绝对拒绝外道的东西,部分外道仪式有助于正法久住的,佛也会允许借用该仪式的。佛陀的答案简单明了,大爱道了解佛陀用意,...地顶礼自己亲自教导的比丘,如此做到九十岁。老奶奶三十多年的行为,证明了道德多的人可以顶礼道德较少、年龄较低的人。让年少的比丘学生发愿要当个好比丘,即为了可以做个合适老奶奶顶礼的比丘。 [24] ...
萧贞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5169834.html
-
观照轨即般若,代表契理之智慧具足。资成轨即解脱,代表于诸法无染无住。[24] 三轨类通十种三法表解如下: 真性轨 观照轨 ...》,《卍新纂续藏经》册55,页672中。 [10] 《摩诃止观》,《大正藏》册46,no.1911,页24下。 [11] 在其著作《法华玄义》对《法华经》的诠释里,智顗提出了十妙(即境妙、智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41169907.html
-
1982年6月 尾崎直人:敦煌莫高窟の弥勒净土变相,《密教研究》总第2期,1983年11月 东山健吾:敦煌莫高窟北朝期尊像の图像的考察,《东洋学术研究》24卷1号,1985年5月 顾森:交...
王惠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41369910.html
-
史学研究》卷29,第2册,第59—82页,1986年。 24、乙坂智子:《萨迦派的权力结构——对元朝统治西藏能力的评价》,《史话》,《筑波大学东洋史论文集》,1989年第3期,第21—46页。 ...
张亚莎/编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64770032.html
-
据阿斯塔那第24号墓出土的《唐贞观二十年(646)赵义深自洛州致西州阿婆家书》等几件书信(见《吐鲁番出土文书》五,第9~16页),其中也包括赵氏家族。这些内迁的麹氏王族、张氏家族和赵氏家族等“官人头首...
钱伯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32070169.html
-
出发的。”[24]然而这三大信念,对于哲学来说则未必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客观世界的实在性,对于经验主义的不可知论哲学家来说就是值得怀疑的。休谟(David Hume)和贝克莱(George ...292页,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24]同上,第284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9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6]《列宁选集》第2卷,第6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0670211.html
-
少时流浪,17岁在皇觉寺为僧。24岁参加郭子兴部的红巾军,韩林儿称帝时任左副元帅。28岁时攻下集庆,称吴国公。在此期间,他废除元代的一些苛政,命诸将屯田。后又接受朱升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建议,...时意气风发,著文辟异端 , 誓灭释老 ,17岁时阅袾宏《自知录》和《竹窗随笔》等著作,改变对佛教的态度,24岁正式出家,26岁后 遍阅律藏,方知举世积沩 ,并 决意宏律.32岁时,拟注《梵纲》,通过...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1270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