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013篇,用时10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和谐世界如何从心开始

    “云何人心?谓思念利他。”[23]此界定的意义在于表明,心不念利他即非人心。佛教以“自利利他”为最理想的价值标准,若肯舍己利他,则是最崇高的道德品格。自利利他的实践只有根植于内心才有意义。经典中提出:...》第二十一卷527页上  14、《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十五卷23页下  15、《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二十八卷698页下  16、《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一,《大正藏》...

    圆 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30959328.html
  • 白衣不应阅出家毗尼

    1995年修订版。  [3] 《弘一大师全集》第一册P252,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  [4] 《大正藏》第23册P2  [5] 《大正藏》第23册P579  [6] 《大正藏》第23册P578...

    中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1860004.html
  • 佛光山与中台禅寺市场定位之比较

    对象 18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9  第四节 研究限制 22  第四章 个案与分析 23  第一节 外部环境介绍 23  第二节 佛光山与中台禅寺沿革背景 30  第三节 佛光山与中台禅寺优劣势分析 ...,二版,天下远见,台北。  新新闻周报,2003,佛教五大教团的管理革命,新新闻周报,844期。  刘典严,2002,媒体传播与营销的整合关系,质量月刊,38(7),23-26。  刘怡宁、瞿海源,...

    黄昭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21963218.html
  • 五台山寺庙经济的探索

    马4匹,牛3头)。按僧户占有经济和生活水平衡量,富户有7个,自给户28个,贫苦户7个,共42户。日军统治时期,该寺虽然还占有庄子32处,4832亩地,自耕地23亩,收租粮124石,自产粮9.2石,合计...耕地的23%,产粮226.5石(折11.32万斤)占当时寺庙粮食收入的25%。1946年,各寺庙组织一部分青壮年僧人开荒地1237.5亩,产粮食443.6石。1947年,寺庙有自耕地1237亩,占当时...

    辛补堂 郑福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72866606.html
  • 出家条件

    能够自理。  《僧祗》(23,418中)太老者,过七十,若减七十,不堪造事,卧起须人。若过七十,能有所作,是亦不听。年满七十,康健能修习诸业,听与出家。若太老,不应与出家。若已出家者,不应驱出。若度...153中))  《僧祇》(23,417上)自出家人,若未曾入布萨自恣中,后有好心,得以出家受具足。若曾入布萨自恣中者,是名盗住,不听出家受具足。若避难故,自著袈裟,未经布萨自恣者,得与出家。若曾布萨自恣者...

    心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75769171.html
  • 王恩洋先生的唯识学著作

    ,载《觉讯月刊》第3卷第3、4、5期连载,1949年。1978年收入《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3》。1984年收入台湾兰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第51卷。   07·《(起信...1932年。1978年收入《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3》,但名为《缘生集释》。   13·《摄大乘论疏》 16.2万字,32开,375页,全一册。1933年上海佛学书局铅印本。《龟山...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3069545.html
  • 五十年代——过渡、转型期的佛教(中)

    戒律及修持的情况23。   然而,这些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小组一方面由于僧尼不懂经营之道,加上从事具体工作的人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产品质量难免受到影响,因而大多数销路不佳,有的小组成立不到一两年就倒闭了,...制度持平论》一文,《弘化月刊》第五卷,第101期,1949.10.   23比如,三湘地区宁乡回龙山的僧人,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无法从事纺织、印刷工艺等方面的工作,祗能以养猪、养鸡、养鱼等出售变为...

    夏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505584098.html
  • 南传的五十二心所法

    作。有摆脱身语意等恶作的作用。以信、惭、愧、少欲等为近因。这三法之名是依据《清净道论》的。《摄阿毗达摩义论》中则称为“正业、正语、正命”。  (23)悲──即心中悲悯或同情他人的苦。以拔除有情之苦为相...。  在十四个不善心所中的痴、无惭、无愧、掉举四个,名为“遍行不善心所”,可于一切十二不善心[22~33]中生起。“贪”,得于八种贪相应心[22~29]中生起。“邪见”,得于四种邪见相应心[22、23...

    叶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60239729.html
  • 《法句經》及其譬喻的演變略探

    道行品、A21廣衍品、A22地獄品、A23象品、A24愛欲品、A25沙門品、A26梵志品。  小結:第三結集(西元前251年頃)時,在印度的《法句偈》,內容仍未變,從〈雙要品〉到〈婆羅門品〉,維持《法句...)、B19馬喻品(A23象品)、B20瞋恚品(A17忿怒品)、B21如來品、B22多聞品、B23己身品(A12愛身品)、B24廣說品(A8述千品)、B25善友品、B26圓寂品、B27觀察品(A14...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0640257.html
  • 《法句经》及其譬喻的演变略探

    12爱身品、A13世俗品、A14述佛品、A15安宁品、A16好喜品、A17忿怒品、A18尘垢品、A19奉持品、A20道行品、A21广衍品、A22地狱品、A23象品、A24爱欲品、A25沙门品、A26...(A23象品)、B20嗔恚品(A17忿怒品)、B21如来品、B22多闻品、B23己身品(A12爱身品)、B24广说品(A8述千品)、B25善友品、B26圆寂品、B27观察品(A14述佛品)、B28...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50040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