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禅宗以公案来启发人的思考的方法,甚为赞赏。他说:“宗门每举公案,使学者凝神去参究。根本处参透,而后可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矣。余甚喜宗门此种参究法。”[37]熊氏从通过这样的凝神参究而...“韩裕文记”。 [36] 同注33。 [37] 同注23。 [38] 同注33。 [39] 同注33。 [40] 同注33。 [41] 同注33。 [42] 同注33。 ...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72838459.html
-
自證亦是果。此中識顯現二種而生,謂顯現自體及境界[37]。依此二種有所自證,即爲量果。何以故?由彼決定義。若識以所俱境[38]爲義時,即有與彼相類各別自證,分別欲不欲義。若唯外義作所量時,即彼顯現境,...法的異名。
[36]體:獨立存在。
[37]自體及境界:即見分與相分。
[38]所俱境:相分。
[39]自證自體:(心識)自已證明自己。
[40]如義相:指似境。
...
释刚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94738615.html
-
有定可修,有慧可发,亦即是有所执著的,因为“心若可看,即是境界”。[37] 三、守心与见性 因为北宗以真心为本体,而且认为有心可修,所以也就反复强调“但心真谛,守自本心”,[38]惯于以泯除妄心而...31][32][33][34]敦煌本《坛经》第19节、第30节、第36节、第48节、第42节 [35]敦煌本《坛经》第3节 [36]《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 [37]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
释来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72439829.html
-
35.唯佛与佛能究竟 36.阿字功德 37.修净业 38.念佛贵断疑 39.发菩提心 40.仗自力难 41.学密 42.无有是处 43.三净肉 44.放生 45.文殊示佛皆念佛而生 ...一切佛。」又「毗卢舍那,以此阿字名为秘藏。」阿字功德如是,故佛号之功德可知矣! 37.修净业 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
圆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3340213.html
-
,瓦钵瓷瓯,可供寝食而已。至于庄严佛土,纵使黄金七宝,竭其心力,犹以为歉也。噫!无间然矣。方其未估唱(37)之先,有不谅者,逆(38)师容有厚积。及简所蓄,止碎银六缗。寻常衣履之外,更无长物,惟...36) 颔之:点头示意。 (37) 估唱:清点帐目。 (38) 逆:预先猜测。 (39) 七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前五众是出家众,后二众是在家众。 (40) ...
释广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60240479.html
-
无33极34,愿海无边35,积行三祇36,累功37十地,广38超39法界40,体满虚空41, 南无圆满42报身43释44迦45牟尼佛46。 一心满47敬礼,如来生48地,雪山之49北,香山之50东...下三祇”。 37“累功”,壬本作“敬礼刚”,辛本作“理广”,丑本作“累劫”。 38“广”,甲本、丙本、辛本、壬本、寅本作“光”。 39“超”,底本作“超虚”,甲本、丙本、戊本、寅本作“充”,壬本...
达 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0441657.html
-
文《敦煌新本六祖坛经》[36]、周绍良《敦煌写本坛经原本》[37]、李申合校、方广锠简注的《敦煌坛经合校简注》[38]以及发表在《藏外佛教文献》中的禅宗典籍,均为禅宗典籍整理方面较为突出的成果。在禅宗...》、《玄奘评传》、《法藏评传》、《道绰评传》等。 [36]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7] 文物出版社,1997年。 [38] 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39] 江苏古籍出版社,...
宣 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2342495.html
-
具有魏晋时代流行的“仙人”形象的特点。而葛洪的道教,其起源即可以上溯至战国时期的神仙方术。[37](P100-106)
“老子化胡”传说出自佛教,将老子与释迦牟尼联系在一起,很自然地排斥了神仙方术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34]《三曹集》,岳麓书社,1992年。
[36]《抱朴子内篇》卷15《杂应》。
[37][40]参见胡孚琛《魏晋神仙道教——抱朴子内篇研究》,人民出版社,...
杨 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3943283.html
-
[37] 此中有三与《成唯识》所说赖耶之相相同,即①不可觉知。此即《成唯识》所说的“不可知”,如说:“不可知者,谓此行相极微细故,难可了知,或此所缘内执受境亦微细故,外器世间难测故,名不可知。云何是...陈译《摄大乘论释》卷一,《大正藏》册31,页158上 [36] 印顺《以佛法研究佛法》,页364,(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2月修订1版 [37]《解深密经》卷三,《大正藏》册16,页702中...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044131.html
-
勤,我师之所不让也。游法界宫【34】,观胎藏之海会;入金刚界,礼遍智之麻集【35】。百千陀罗尼,贯之一心;万亿曼荼罗,布之一身【36】。若行若坐,道场即变【37】;在眠在觉,观智不离【38】。是以与...本具的四类曼荼罗,已即身成佛。
【37】若行若坐,道场即变:肉身所寓之处,当下即是本尊的法土。
【38】在眠在觉,观智不离:安住三昧,梦醒一如的境界。
【39】与朝日而惊长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24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