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11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明末清初之律学复兴──以见月律师为中心(一)

    求戒之时,曾因行李在丹阳遗失,不够钱缴纳戒金,[78] 致使一起历尽苍桑始找到三昧律师的同参道友释觉心,无法同时顺利进戒堂求戒,[79] 种种丛林的辛酸冷暖,点滴在心头,激励他发愿革除丛林那种家庙自私...

    释果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942612.html
  • 新校黑水城本《劫外录》

    翛然,万顷琉[77]璃寒彻骨。且道,滴水滴冻,一句作么生相委。”良久,云:“归[78]堂问取圣僧。”  上堂。云:“居动而常寂,处暗而愈明。不堕二边机,当头谁敢触。正桉[79]傍提有据,真慈妙应无穷。...+(细中辨粗,身里出门)暖气。   [77] 《宽本》《面本》“琉”作“琉”,“琉”同“琉”。   [78] 《黑本》“归”作“”,今改为通用的“归”,下同。   [79] 《宽本》“桉”作“按”。...

    释慧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342615.html
  • 说“无念为宗”

    不动,故定与慧未可判然二分。六祖曰:   惠、定体一不二,即定是惠体,即惠是定用;即惠之时定在惠,即定之时惠在定。善知识!此义即是定惠等。[79]  虽然,若从慧入手,则又自有其方便。毕竟“自性无痴”...。   [76] 《佛性论》卷 2〈明因品〉,《大正藏》册 31,页 797 下。   [77] 可是,古今有多少人以此为禅!“禅”之一字,岂可轻言?   [78] 《录校》,页 270。   [79...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642618.html
  • 明末的唯识学者及其思想

    遇谈此论处,辄录之简端,于是渐有一隙之明。”  (三)(a)智旭的“观心法要”缘起云:“赖有“开蒙问答”,梗概仅存,“大钞”、“宗镜”,援引可据,而溯源流,则“瑜伽”、“显扬”诸论。”(注79) (b)...)  续藏九八,四一五页上。  (注 76) “灵峰宗论”卷六之三,十七页。  (注 77)  续藏八二,三九三页上。  (注 78)  续藏八一,六四五页上。  (注 79)  续藏八二,三九三页上...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4042658.html
  • 知礼《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研究(三)

    79]、究竟即。六即者,始凡终圣。始凡故除疑怯,终圣故除慢大。[80]   可见,智顗立“六即佛”义,是为显明凡圣的始终,与理体初后不二的旨趣;并藉以对治一般众生听闻佛法,容易产生的两种毛病:一者对治...,随类各解,能令闻者念三宝也。”类此者甚多。  [79] 分真即,亦名分证即。智顗于《止观》名分真,于《观经疏》名分证;知礼《妙宗钞》料简云:“寂照双融,本觉真佛,分分而显。从所显说,名为分真;从能...

    吴聪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742742.html
  • 知礼《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研究(五)

    38、564a。  55 日本˙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理史》第九章,论中,即谓:智顗对弥陀身土之判属,以弥陀为应身佛,以安养为凡圣同居土。见该书(释印海译),页77-79。然释慧岳则提出其“三身相即”、“...

    吴聪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942744.html
  • 《金刚经赞》研究——兼论《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四)

    优波离”,而是阿难自己向佛陀请问四事的。据有关资料显示,认为是“优波离和阿泥楼豆二人共教阿难”的,多系唯识宗学人的观点79。  第二颂的“三大僧祇劫”,据伯2039号背、斯4105号所表示,应是“一大...

    达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0842753.html
  • 禅宗六变(一)

    可想而知。我们不知道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只知道当时的历史,前有桓谭[前24-56]、王充[27-91],非谶纬、疾虚妄、荜路蓝缕,以死相博;后有马融[79-166]、郑玄[127-200]继往开来,蔚为...故无所谓神灭不神灭。但中国儒家往往以神灭而斥佛教三世因果说。于是种种辩护三世因果的神不灭说也因时而生。神灭之争延时弥久,自汉牟融[?-79]起,竺僧敷、慧远、颜延之[384-456]、宗炳[375-...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0243033.html
  • 地论师、摄论师的判教学说

    79 ,《大正藏》卷 27,页 410 上—下。  126 页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  ...其真宗。前二可尔,后二不然。是等诸经,乃可门别,浅深不异。若论破相,遣之毕竟;若论其实,皆明法界缘起法门。。。。 如是诸经,宗归各异,门别虽殊,旨归一等,勿得于中辄定浅深。(注 79)  慧远并不反对...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2443060.html
  • 禅净合一流略(三)

    面积当更广更密,对群众的影响也   更大。【79】   而其中最显赫的,乃是神秀的北宗。神秀是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俗信李,十三岁出家,二十岁在东都天宫寺受戒。史传神秀“游问江表,老庄玄旨,书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394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