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23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以罗祖为例管窥其对晚明佛教之冲击

    不在道业下功夫,只是关心色欲等情事。陈垣论此期佛教“盖明自宣德以后,隆庆以前,百余年间,佛教式微已极,万历以来,宗风稍振。”(注 56 )可谓一针见血。 上文种种叙述,无非说明了罗祖当时欲在佛教...孙甫教他念阿弥陀时,罗祖一本勇猛精进的精神,行住坐卧不停地念,想要超三界,想到佛国安养。可是“老祖持念 页125 不觉八年,欲求应验,故使力量高声大叫:“阿弥陀佛!”(注60)由王源静之注解,点出罗祖...

    释见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747715.html
  • 百丈清规》与中国佛教僧团的管理创新

    ,其间并无改变。  《百丈清规》的创制,在寺院经济制度方面,规定僧众"饮食随宜,"务于节俭也,并全体须参加劳动,自力更生,行"上下均力"之"普请法"56,正所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从而建立了佛教...柱杖杖之,遣逐从偏门而出者,示耻辱也。"60这种组织机构既实现了佛教僧团作为一种修道集体的本质目标,又保存了佛教,使之在中国流传千年而不灭。其后的中国佛教僧团寺院在机构设置上对之的因袭,都证明了《百丈...

    王永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0447747.html
  • 赵州录(1)

    ,亦有类似于《景德录》的言辞。  55、问:“如何得不被诸境惑?”师垂一足,僧便出鞋。师收起足,僧无语。  56、有俗官问:“佛在日,一切人生皈依①;佛灭度后,一工切众生归依②什么处?”师云:“未有...你处在。老僧在此间三十余年,未曾有一个禅师到此间。设有来,一宿一食急走过,且趁软暖处去也。”  校记  ①“师”,永乐本无。  ②“著”。永乐本作“着”。  60、问:“忽遇禅师到来,向伊道什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647834.html
  • 略探受“迦絺那”仪式所得

    皆是羯耻那衣利养。[56]  “得别众食”是关于波逸提法第36条:“若复苾刍别众食者,除余时,波逸底迦。余时者,病时、作衣时、道行时、船行时、大众食时、沙门施食时,此是时。”[57]  “得数数食”是...戒条相关的,如各组五种权利的前三者。其它的则和戒条间接相关,如第一组的第四和第五权利,以及第二组的第四权利;或是无关,如第二组第五权利。[60] 如果这发现可靠,那么“去没有邀请的俗家[受食],无[罪]...

    释继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247850.html
  • 佛教生死学中的生命治疗观

    生命治疗观”之特性,以下尝试透过简单的对比方式,说明其与儒家、道家、基督宗教,56意义治疗学及佛教心理学等不同的学说之间的差异性。57  傅伟勋提到:传统的终极关怀即对生死问题的凝视与关注,面对死亡的...藉此所进行的生命治疗意义始获开显。  傅朗克的意义治疗法之应用旨趣,即在旁助人人重新发现自我实存的本然性自由,依此自由可重新探索一度迷失的生命意义。60在既定的境遇中采取个人态度的能力,即最终极的自由...

    王 惠 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647860.html
  • 山西崇善寺藏《碛砂藏》本的价值

       B52 T23/528c.   B53 T23/547c.   B54 T23/580/581a.   B55 T23/759b-760.   B56 T23/962c-963c.   B57 T23/1003a.   B58 T23/10011b-c.   B59 T23/1034a-1035a.   B60 T24/125c.   B61 T24/...

    何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0047889.html
  • 释法照著:缘起法之认识论探究

    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56当眼根、色尘、眼识三者和合即形成触,而触又与受、想、思同时生起,所以触、受、想、思可说依识而转起。57因为有认识的作用,感受、想法、意志才可能随之生起,不可能独立...圣典的文句,经部派分化而长期流传,多少会有些增减的。60  佛弟子们对于佛陀思想的解读不尽一致,因而导致部派分裂,同时所传承的圣典也随之差异起来。但即使如此,不至于离开佛陀教法的精神,只是偏重思想上的...

    释法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3947972.html
  • 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

    对象的表面心无关。  又《大毗婆沙论》提到犊子部之说,谓随眠于补特伽罗(pudgala)随增,55 以及随眠是心不相应,56 来叙述随眠的潜在性。由此可知,把随眠看成是心不相应之潜在力的部派,有大众...《论事》提到东山住部之说,也有主张智是心不相应者,60 此场合的智不是在表面心作用者,而似乎是意指作为潜在力种子存在的智。因此,此情况表示善心也有潜在力。  (五)种子与潜在力  【种子的用法】 作为...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448004.html
  • 太虚的人生佛教论(2)

    古代佛教所本有的”56。但是,事实上印顺的“人间佛教”,却有他自己不同于古代佛教和不同于太虚的地方。  印顺“人间佛教”的提出,无疑地和太虚的“人生佛教”有关。事实上,它是“人生佛教”的更进一步。所以...对治了偏于神与永生。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惟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所以,我们应继承“人生佛教”的真义,来发扬人间的佛教。60  由此可见,印顺所谓“人生佛教”在“对治”(中国佛教)的不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1548065.html
  • 林葬----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一(二)

    56)同时,僧稠的师祖佛陀禅师也推崇他是“自葱岭以东,禅学之最”的人。(注57)此外,《涅槃经》也是为三阶教引用甚多经典之一。  长安延兴寺  昙遵禅师的弟子昙延,昙延的弟子通幽,都是遗言林葬拾身,以...灾殃:  每自叹:“生不功一片之善,死不酬一毫之累,虚负神灵,何期误也。”遂诫弟子曰:“吾变常之后,幸以残身遗诸禽兽,傥蒙少福,冀灭余殃。”(注60)  他的弟子们遵从其遗志,将他的遗体送到终南之...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34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