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23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石室瘗窟——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二(1)

    露尸葬中并无石室瘗窟这一种形式,[56]因此,从上述早期坐化于修禅的石室的僧人的背景,似可推知石室瘗葬可能是西域的葬法。中国佛教史的学者认为:印度的佛教系经过西域、受当地文化影响之后,才传到中国来的。[...方面减低其暴尸的程度,使生者在心理上好过一些。如东晋时,敦煌僧人单道开卒于广东罗浮山的山舍,他遗命要以尸体置于石穴中---即是将遗体暴露在丛石之间的空隙。不过,他的弟子并未遵行,而将他放在石室里。[60...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348105.html
  • 石室瘗窟——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二(2)

    唐雍州新丰福缘寺释道休传〉,六八四中。  [54]:同前书,六八○中、六八四中。  [55]:《高僧传》,卷十,〈晋洛阳娄至山诃罗竭传〉,三七○。  [56]:唐代僧人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叙述印度的殡葬...:  [59]:《续高僧传》,卷二十七,〈遗身篇〉传论,六八五上、中。  [60]:《高僧传》,卷九,神异上,〈晋罗浮山单道开传〉,三六一~三六二。  [61]:《金石萃编》,卷五十四,页二十七至...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448106.html
  • 编修年普要实事求是一评林子青《弘一大师新谱》(1)

    印行行世;更有洋洋数十万言的系时记事───────────────────────────*苏州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浙江上虞弘一大师研究会顾问。 56页 式“年谱长编”。这是年谱园地前所未有的...11) 弘一:〈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秦启明编:《弘一大师李叔同讲演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页137。(12) 同注10,页133。 60页守自约。断不能两种历制混用,形成自乱...

    秦 启 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5048142.html
  • 天然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禅教并重的宗趣观

    ”,引伸为“速”或“急”,后引伸为名词“归趣”或“旨趣”,[55]或动词“趣向”。[56] 佛典中使用宗与趣,皆有名词和动词两性,宗作为名词时义为“宗旨”、“宗本”或“宗义”,[57]作为动词时义为“宗本”,[58]皆从其引伸义;趣作为名词时除“旨趣”、“归趣”外,[59]尚有“地”或“道”之义,[60]作为动词时则仍为“趣向”。[61] 而当宗趣在佛学系统被合为一概念或相对别为两个概念来表达思想...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0148168.html
  • 石头宗心性论思想述评

    谁言法界?无修不修,无佛不佛。 没有一法胜过涅槃,我说亦如梦幻。 无法可拘,无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 如此了达,本来无事,心无所寄,方免颠倒,始名解脱。石头、牛头下至径山,皆示此理。(注56)在...治病之文,执为方便,以为标的。却不信表诠直指之教,顿遗实地,昧却真心。”(注59)认为当时一些禅师(注60)一味讲非心非佛、非理非事、不懂这种泯绝一切的说法只是参禅的方便而已。如此不相信和否定佛典言教的...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1548202.html
  • 李永宪著:西藏原始艺术(6)

    出版社,1986年。  54.《西藏第四纪地质》,科学出版社,1983年。  55.《西藏地貌》,科学出版社,1983年。  56.《西藏自治区地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57.《昂仁县文物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  58.《阿里地区文物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  59.《吉隆县文物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  60.《桑日县文物志》,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李永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5148271.html
  • 定义大乘及研究佛性论上的一些反思(2)

    56 元代海印开法大师的《肇论新疏》亦提到我们应从“念念生灭”心的活动角度才能了解“不迁”义︰ ……论旨以今昔相待来去相形。缘体非真,诸相何立?常情为相所转,将有迁流,悟士了虚,当相寂灭。何..._____________ 83 见后详述。84 天亲菩萨造,陈真谛译,《佛性论》卷2,《大正》卷31,页800下。 页60 去谈一阐提能否成佛的问题。《大般涅槃经》的心理或知识论学说如果没有与...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348414.html
  • 大乘经教育思想及其方法之研究----以《妙法华》为主轴

    〈提婆达多品〉。于是,药王及大乐两菩萨于此,乃誓言佛灭度后,要传《法华》,大众及佛姨母偕愿传弘本经,又授记罗□罗母----耶输陀罗等为未来佛。原经〈劝持品〉(注56)。   虽大众都愿弘《法华》,但...诸佛,佛亦加持各种不同之功德。原经〈分别功德品〉(注60)。即使闻《法华》一偈一句,或诵、读一偈、一句亦可得富贵,乃至相貌益好,免除一切疾病。原经〈随喜功德品〉。假使能精进《法华经》便是法师,其五根...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448439.html
  • 释恒清著:《佛性论》的研究(1)

    善才转,或不修也能转?若  56页  修故转,为何今世修不能转呢?若说未来不修善自然能转,  则现在若未修,为何也不能转呢?因为无性论不能成立。  又者,若立佛性为“定无”,则此“定”是由因故定,  ...下-794上)。  60 页  有。然而,诸法虽不能说真实的“有”,但是约其依他起(  因缘性),不可说无。总之,真谛于人我二法,不定有无,  因其非有非无,不一不异,空有不有。但俗谛因分别性故,  ...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948449.html
  • 南诏佛教考

    ,《云南通志》,卷十三,页20。  注56:[明]杨慎,《增订南诏野史》,上卷,页21–22。  539 页  圣师李成眉贤者,中天竺人也。 受般若多罗之后。  长庆间,游化至大理,大弘祖道。 时南诏...  注60:[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卷二二二上,页13。  注61:[宋]赞宁,《宋高僧传》,卷十九,《大正新修大藏  经》,第五十册,页830下。  注62:[宋]...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148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