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 果后,顿教因果前,可知“初教”和“熟教”较小乘教为深 ,较顿教为浅。又从引文以“入大乘”为初教阶段,又从《 搜玄记》其他地方一再把“熟教”跟“三乘”连辞(注56), 可见初教和熟教均属三乘...其见闻,后得入证;故彼教相似成内外及教义 不同。即如《法华经》界外大牛车及《地论》第八地 已上文,即是其事。(注60) 以上引文以楼观为譬喻,指出就如楼观装饰有外部和内部, 佛陀的教相亦有内和...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4.html
-
涅槃界者,即是如来法身。”(注56)总之,《胜 鬘经》要强调的是正法=大乘=一乘(佛乘)=如来藏。 《胜鬘经》说明如来藏的本质和意义,可分下列几个重点: 1?“如来藏者,是如来境界,非一切声闻缘觉...是生死和涅槃消极性的依持,它还是众生厌苦乐求涅槃的积 极性动力。(注60) 6?如来藏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出世间法藏 lokttaradhar-magarbha) 、自性清净藏(...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6.html
-
众生有三乘。 令我国土中众生,无二乘之名,纯一大乘。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缘觉…知其数者,不取正觉。[56] 六波罗蜜 见众生有增上慢。 令我国土众生,无增上慢之名。 皆令人相敬爱...净土本身即是因缘法,并是在因缘法中实践,依缘起性空义,故现通行本该品以〈梦行品〉为题。[60]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相较,阿弥陀系经典所说的净土,虽然对“土”的内容,例如经济富裕,环境和谐等有极高的...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2748512.html
-
有待后续研究。 页148 一、前言 佛教自东汉明帝年间(60A.D.)正式传入,从适应到成长,历经了五、六百年之久,最后转化成中国佛教。禅宗是中国佛教中继天台、华严二宗而成立,它标示著「教外...注56 大慧以看话为入道的方便法门,其主要用意在将众生诸多妄念以一“话”(公案)来拴住它,但千万不要任由心意识再起思量分别,探求此一公案是谁说的?是什么时候说的?是什么情境下说的?是对谁说的?它的...
林义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2348659.html
-
义,言含多义,此方无言正当彼语,故存梵音,如薄伽梵。一曰:诸咒密可翻译,如言南无佛陀耶等。”大正三三、五五一下。 [55] 圆测‘仁王经疏’卷上本、大正三三、三六O中。 [56] ‘仁王经疏’...二四六上。 [59] 觉贤之‘智心髓集注’,也说有二派瑜伽行派。一为有相(sakara),二为无相(nirakara),此外,莲华或不二金刚等人,也谈及此二派事。 [60] 字井伯寿‘陈那著作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348791.html
-
祖道信)知可教,悉以道授之。复命建浮图(塔),功毕密付法衣…高宗上元二年故灭,入其趣者号东山法门。”[56]又历代法宝记: “其性木讷、沉厚、 同学轻戏,默然无对,当勤作务以乱下人。书则混迹驱给,夜则坐...根本,入道之要门,全文重点就是守一,守本真心,守本净心。”[60]印老所说甚是,全文十个问题,正如其十问所说: “此论从首至尾,皆显自心之道。” “此论显一乘为宗”。[61] 乙 主要贡献:“东山...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548792.html
-
[82]同上55页上。
[84]同上56页中。
[50]同上卷中60页上。
[87]同上68页下。
[88]同上69页上。
[91]同上66页中。
[85]...。神通变现,随应十方,一任纵横。尔还会么?[56]
上堂云:“天亲菩萨无端变作一条木即 木栗 拄杖”,乃画地一下云:“尘沙诸佛尽在这里说葛藤去。”...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3448842.html
-
36. 56 本论文现出版为书:Shih Heng-ching The Syncretism of Ch'an and Pure Land Buddhism, New ...以“无自性”统视之。此为佛陀所持宇宙观之 基本态度。(引自:释慈怡编,《佛光大辞典》,高雄 :佛光出版社,1989,页 5。) 60 有关资料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5949171.html
-
54同注52。 55《大正》卷46页54上。 56《大正》卷37页197下。 57见注41~44所引之文。 58《卍续》卷91页818下。 59《卍续》卷91页820下。 60同注58。...云: 若专观心,未必托佛,如一行三昧直观一念,不托他佛而为所缘 56 。 可以说如此的实相念佛,其实就是在修持天台止观了,然而此法或只能接引中、上根机之人,若欲三根普被恐有困难。因此古德即于观...
法藏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0349180.html
-
1368-1398)年间和明成祖永乐(1403-1424)年间56;这数十年之间,正好是空谷景隆(1393-1466)天奇本瑞(临济宗僧,约1410-1490)和天真毒峰(约1400-1480)三位禅师...有法有净土的说法慈云遵式引述华严经里的经文,然后说:佛与心(以及众生这三者)都是遍一切处;像虚空一般的法界60,也没有东西南北的分隔既然这样,我心不能局在方寸,而是遍于西方极乐世界(和其他十方世界)...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044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