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8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护法--玄奘一系与安慧一系对识转变之解释的比较研究

    “转  变而成为果 (现行 ) 之义”, 亦即“种子生现行”之过程  。其思想之要义大致如下:  页 87  (1) 从形式上所规定的“转变”─长尾雅人由于重视 S(1)  的“同时”之一词,而认为...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3246492.html
  • 世尊时期止观法门的实践

    ,以下便以此经作为主要的 ───────────1 《大正藏》册 2 , 页 87 下。《杂阿含经论会编》(以下简称《会编》)上册, 页 386 ·印顺法师编,正闻出版社,1983 年。2 《大正藏...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0746569.html
  • 近代中国佛教改革思想中“回溯原典”之意涵及其实践进路

    是非取决于经典”。见氏著〈从宋 明儒学的发展论清代思想史〉。《历史与思想》(台北: 联经出版公司,民国65年),页87~119。 ...

    周志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346638.html
  • 《因缘心论颂并释》三译校勘会编

    smutpaada h.raya vyaakhyaana of  `Suddhamti(净意菩萨)”,WZKSOA 22,1978, 87-94.   (8) Carmen Dragonetti, “...86]不生;若不生者,即于身心而苦不生。如是不集五种因故,即相[87]【于】余处而果不生,此果[88]【是】解脱,是故断除断、常等诸恶见也。  “应”谓亦应,即是逆观因缘还灭之义。应观诸事无常、苦、空...

    赵国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846653.html
  • 印光大师─儒佛会通的净宗始祖

    忠臣于孝子之门,岂有行悖儒宗,而能担荷如来家业,上续慧命、下化众生乎?”[注86]则为儒教有助奠定佛教修学基础之证。  印师肯定宋明诸子躬行实践诚意正心,足堪为儒门师表[注87],但对宋儒掠佛家之美作...87] 同注64,页2。  [88] 同前注,页1。  [89] 同注78,页1348。  [90] 同前注。  [91] 同注64,页2。  [92] 同前注。  [93] 同注78,页1349。 ...

    陈秀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946656.html
  • 佛教中国化过程之研究

    49,《大正藏》卷48,页681中。 (注 51) 同注26,页128。 (注 52) 同注45,页595~599。 87 页 回互不回互,......火热风初摇,水洼地坚固,.....,维摩诘原为印度的大居士,竟然将其衣著中国化了。(注 87) 纯以绘画论,根据沈以正之分析︰北魏以水红作肢体,线条浓重,人体、头下垂而脸突出,形成之“三折”的姿态;隋唐之际,人画之线条除流畅...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846849.html
  • 钱谦益的佛教生涯与理念(2)

    务实的原───────────(注 137) 有关明末到晚明学术的转变,可以参考余英时的〈 从宋明儒学的发展论清代思想史──宋明儒学中智 识主义的传统〉,收于《历史与思想》,页 87 ~ 119,台北...

    连瑞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146880.html
  • 从文殊法门看《中观论颂24?1—6》(1)

    问,异问故,义得差别;般若无一定相故。(大正25,  页665上─中)。  B.《大品》〈涅槃如化品〉第87,是此经实质上的最后一品,在一开头,须菩提问:“世尊!若诸法平等,无所为作,云何菩萨...

    郭忠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246882.html
  • 晋王杨广和天台智者大师

    ,严辞谢绝。杨广对这位固执的长者不敢“违忤”,“谨尊宿愿”,“即命所司发遣”[86],最后“具装发遣”[87]送智 上庐山。  四、大师凛然不附和杨广累书延屈  智 入江都仅四个月就远走荆湘,对于怀有...] [85] [87] [96](104)(115)(125)(150)(151) 《佛祖统记》卷六《四祖天台智者》。  [58] 《广弘明集》卷二七《晋王杨广受菩萨戒疏》;《国清百录》卷二《王受菩萨...

    袁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4046928.html
  • 教化修行责任

    融和。   87、忘记自我利益,是圣人;摆脱私人利益,是伟人;看重自己利益,是凡人;忽略别人利益,是小人。   88、平等必须植基于人我互尊,要能不分大小、不分贫富,都要互尊;和平必须要从平等中建立,要...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246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