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 大正二八一八号,卷八五,1184~1192页。 (注 79)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2127~2137页,台北:三民书局,1956。 (注 80) 苏莹辉:敦煌论集,263~264页,274...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445671.html
-
存有物的统一上”(注79)。虽然,摧毁传统形上学,并加以重建,是存有论的目标,海德格从此有的自由寻出了无底据,及存有与无的同一性,却为形上学找到一个真实的根源。相对于此,弥勒并没有要积极建构出这样的形...
蔡瑞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845682.html
-
本末论争转而出现了“所以迹”与“所迹”的论理形式,其实在最早提出且典型的常用语词,应是这“理”与“教”的概念。
页79
接著,失们又来看道安在“二教论”中曾有这样的一段文字,云:
...
余崇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945684.html
-
“表、无表性”。然后世亲提出批评及本身观点。此即是澄观 在《疏钞》所引之“颂”文。 载《大正藏》第二十九册, 页 67 中、下。澄观之文,则出处同注 75。
注79 世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945686.html
-
方法去度了什么人,这从佛教的观点来说都是“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你以为你度了人,而其实此人得度不得度,有赖众多因缘,岂是你一页79人所能决定;再说,你以为你度了某某人,而其实某某人所显示于你的,...
游祥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445697.html
-
見《雜阿含經.79》,T2.20a;《俱舍論》卷20‧T29. 104b)。約阿毗達磨說:時間的前後相是就「剎那」(khanena paricchinnaj)而分別。---...
釋祖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1645769.html
-
卷23,页75下、76下。(注26)同注(25),页79下。(注27)《妙华莲华经》卷4,《大正藏》卷9,页31。(注28)《旧杂譬喻经》卷下,《大正藏》卷4,页517下。 ...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1645771.html
-
或云龚上出,今疑道龚与谶同是一经,二处并载,恐未然也。”[79] 照道宣的说法,《悲华经》在北凉就被翻译了两次。无论北凉翻译《悲华经》一次或两次,北凉开窟及造转轮王像的主要依据,很显然的是《悲华经...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345805.html
-
参透佛家之真谛、臻于涅槃之圣境。 自汉末至东晋时代,已有十一种般若类经典先后译出。僧俗缁素、名士高僧竞相研习般若之学。尤其“《大品》顷来,东西诸讲习,无不以为业”,[79] “《放光》寻出,大行华京,...《大明度经》卷4,《大正藏》册8,页494中。 [79] 〈渐备经十住胡名并书叙〉,《出三藏记集》卷9,《大正藏》册55,页62中。 [80] 道安〈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出三藏记集》卷...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945819.html
-
不过是种假相,接著他说明其禅教合一的主张,他说: 然虽理在顿明,事须渐证,门庭建化,故有多方,接物利生,其归一揆。苟或未经教论,难破识情。[79] 其中“理在顿明,事须渐证”,即出自于《楞严经》...78] 《宗门十规论》,前序。[79] 同前注。[80] 《宗门十规论》,温恕中跋语。[81] 《宗门十规论》,第一。[82] 《少室六门》第六〈血脉论〉,(《大正藏》册48),其中有“吾本来兹土,...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045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