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56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圆测佛学思想的特点

    出版社 1971 。  15、Ming-Wood Liu,“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Buddha-Nature Doctrine in China”, Journal...

    智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3747966.html
  • 释法照著:缘起法之认识论探究

    生、老死的生命历程。因此对应十支缘起法15的话,六入即是六根,名色是六境,识支是六识,触即是六触。虽说两处的根、境、识在顺序上相反,然而三者可看成“认识关系”上的互动,同时存在而没有时间先后之分,所以...法?谓:“六内入处、六外入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CBETA, T02, no. 99, p. 86, c26-28)  15 十支缘起为: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释法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3947972.html
  • 法性与存有——弥勒法法性分别与海德格存有论区分的对比研究

    生死烦恼的法相,因为只是计度分别故“无”,又因其随顺众生所执为虚妄而知道它虽为无而可以似现为“有”。实无而似现为有,就好比炫惑不实的幻象浮现一样,所以是“乱”而“犹如幻物”(注15 )。虽如此,众生不...

    蔡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4347983.html
  • 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

    微小,但是持续地累积,贤者也会充满了善。  巴利《长部大般涅槃经》云:14   布施者福增大,抑制者(持戒者)无有积怨。  善者舍恶后,彼断贪嗔痴故寂灭。  巴利《相应部》云:15  于园林植树、造桥.... 313)  15 Sa?yutta, i. p. 33.《杂阿含》卷36(997经),大2, 261b等。  ārāmaropā vanaropā ye janā setukārakā,   ...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448004.html
  • 皆是如此,原始佛教有如下的经文:“唯苦生而生,﹝唯﹞苦灭而灭,不疑不惑,不缘于他,于彼只有﹝任运无作之﹞智。”(《相应部》12之15,同22之90)。  -----------------------...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548006.html
  • 有关业的若干考察

    增支部》4、231-236诸经、被认为属于法藏部的《舍利弗阿毗昙论》、可看出受法藏部影响的《大般若经》、《大乘涅槃经》等等皆是,又《中阿含达梵行经》之异译,安世高所译的《漏分布经》亦采此立场。15 称...施主功德生长。”又,《论事》7之5亦与经部说“受用所成之福增长”(paribhogamayam pu??a? va??hati)有相同的旨趣。同样地,《论事》15之...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648008.html
  • 原始佛教的生命观

    比丘的僧伽应:[15]   一、经常集会。   二、同心协力做僧团之事。   三、依照正确规定之法而行动。   四、尊崇前辈长老,听闻其言。   五、不受招感再生烦恼的控制。   六、希望远离人群,在...、判断的心的作用)、10-14.苦、乐、忧  喜、舍五受根(苦乐的感受作用)、15-19.信、精进、念、定、慧五根(理想  心作用)、20-22.未知当知、已知、具知三无漏根(令得证悟之无漏智的作用 ...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648009.html
  • 证悟

    此乃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修证分为十阶段。即:15  一、干慧地 ?u?kavipa?yanā-bhūmi(净观地)[126]  二、种姓地 gotra-bh.(性地)  三、八人地a??amaka...之用例见于汉译《杂阿含》卷16,430经   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学无间等。49  卷15,396经   所有集法,一切灭已,离诸尘垢,得法眼生,与无间等俱,断三结。所谓:身见、戒取、疑,此...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848013.html
  • 中国佛教的净土观念和社会改革观念

    叛离。[15] 如果以“仁道”建造国家,则以佛教为指导原则,必定会使四境宁静,盗贼都息,五谷成熟,民无饥寒,干戈戢藏,囹圄废毁──这正是一切净土理想中那个并不豪华的目标,体现了即浊世而成净土的愿望。  ...

    杜继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2948095.html
  • 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中国佛教净土思潮的演变与归趣

    净土。因谓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俱在自己心中,又连称“己心弥陀,唯心净土。”  大力提倡“唯心净土”说的是禅宗大师。他们根据《维摩诘所说经》的“随其心净,则佛土净”[15] 的思想,批评了念佛往生西方净土...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048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