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 同上,卷28,页533上。
页54
一阐提所“断灭”的“善根”或成佛的心,因为是“无常”或非“常”,一阐提便不会永远是一阐提。《大般涅槃经》为了说明“烦恼所覆”的心是“无常”可变,在经中...576中。111 释元康撰,《肇论疏》,上,页165上。
页69
学或知识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否则不会有其作《二谛观》之说。事实上道生对佛教心理学乃有某种程度的了解,因为他所立的“善不受报”的思想,...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348414.html
-
无必然的连接(注64),且差异性是可能的(注65)。在此阶段(注66),认知是绝对不可信靠的。不过当产生观念的始原予以考察後(注67),且发现该观念与经验一致(注68),其有效性也予确定(注69),...
张尚德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548418.html
-
北梦琐言也记有一则类似的逸闻,只是被调弄的对象却是僧人。69页“国清寺律僧尝讦具蒿脯,未得间。 会姜侍中宅有斋,律僧先在焉。 休公次至,未揖主人,大貌乃拍手谓律僧曰:乃蒿脯子何在。 其他皆此类,通衢徒步...
释明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748420.html
-
rdquo;于是,普贤发愿,五○○岁浊恶中,有读诵此经者,乘组牙白象,并说陀罗尼咒而护持之。原经〈普贤菩萨劝发品〉(注69)。
从以上四点看,除渐证与顿证,有补充前十一品之价值外,其他三点,...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448439.html
-
69颂,鸠摩罗 什所译《坐》中“六种觉(寻思)之舍断”的开头部分却是相 当于《美难陀》XV接近结尾之67,66二颂。可见鸠摩罗什之 译本(或者是原本)并不完全是从《美难陀》XV引用,有时也 有不...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5.html
-
遍诸色, 诸佛遍众生”(注68) 《宝性论》:“如空遍一切,而空无分别,自性无垢心,亦 遍无分别。”(注69) 《宝性论》引第一偈说明如来清净自在,故可以名之为“大身” (大我),但是不可因...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6.html
-
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已。依“缘起性空”义,这些场域、氛围均是“缘起”而无“自性”,故菩萨须不执著于现有成就,不断地充实场域的内容。[69] 动词意义的“净”土,是不执著地,永不止息地行六婆罗蜜,因为晓得...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庄严品〉,页248c。 [69] 前文中述及大乘菩萨的十地,《大论》认为十地有大乘与部派佛教共同的十地,亦有大乘佛教所独有的十地,参见蒋义斌,〈大品般若经与大智度论中的菩萨...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2748512.html
-
‘中观与唯识’、中村元‘龙树’等,都有很详细的举证。 [69] 大正三O、一七上。 [70] 大正三一、六九三上。 [71] 大正三O、六下。 [72] 大正三O、三三中。 [73...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348791.html
-
27)(29)铃木大拙:《禅者的思索》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第69、17、23、17页。 (19)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想》,1971年英文本。第211~229页。 (20)海德格尔直接...
俞宣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3748852.html
-
11] 见李静杰《石佛选粹》,页29-35。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 [12] 见《青州北朝佛教造像》,页68-69、70-71、72-74、78-81、86-87、102、100-...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4549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