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隋唐两代亲度出家者近一千人。”[69] 与唐前的各代不同,唐代对于“私度”的打击使用了世俗法律的形式。在唐前期修成的《唐律疏议》卷二十二载:“诸私入道及度之者,杖一百(若由家长,家长当罪。)已除...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大正藏》第50卷,第603页上。 [68] 宋赞宁《续高僧传》卷十九,《大正藏》第50卷,第829页下。 [69]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大正藏》第50卷,第...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41655454.html
-
有多门’,此之谓也。”[69] 为论证“人间佛教”之“契理契机”,除经典溯源的倾向以外,同时亦有相当数量的研究致力于中国佛教发展史迹的追寻,藉以从古德的言论与实践中发现“人间佛教”的理念其实早已为...学报》第2期,2001年3月出版。 [68] 李向平:《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革命走向”――兼论“人间佛教”思潮的现代性问题》,《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3期。 [69] 赖永海:《人间佛教是当代...
董 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61455521.html
-
280 王俊中,《台湾与西藏及在台的藏传佛教研究》,《思与言》第三十七卷第二期,1999年6月,页69·102 王淳隆,《当前台湾寺院建筑之困局与转机初探》,《觉风季刊》第十九期,1997年6月...
廖淑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15955647.html
-
就会知道,迷悟之间有清楚的原则,但是方法绝非只有一途。[69] (十二)窄化印顺法师的规模 印顺法师认为,自己所要弘扬的佛法是“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朴,宏阐中期佛教之行解,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者”。[...当代实践》页二四二 [67] 释性广《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页二四九 [68] 释印顺《华雨香云》,台北市正闻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七月十版《妙云集》下编之十页二三五。 [69] 温金柯《原始佛教...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35755702.html
-
不清,理还乱,是需要透过修行,一点一滴地来渐渐断除,而这种生死祸源――「俱生自性执」之特性,在印顺导师著《中观今论》,p.69~70中有一段极为贴切的描述: 不论外观内察,我们总有一种原始的,根本的...
释德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51055746.html
-
rdquo;于是,普贤发愿,五○○岁浊恶中,有读诵此经者,乘组牙白象,并说陀罗尼咒而护持之。原经〈普贤菩萨劝发品〉(注69)。
从以上四点看,除渐证与顿证,有补充前十一品之价值外,其他三点,...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61855785.html
-
《道行经序》“妙矣者哉”(同 47b) 《合放光光赞略解序》“慧则无住而非妙”“正而不害妙乎大也”(同 48b) 《地经序》“微门妙达”(同 69a) 还有,支遁(314-366B.C.)的《...
吕凯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75855847.html
-
斯规定于律文,准许田宅的施与,由是见寺院经济的确立,后来于种种的方法见其布施。法显的“佛国记”摩头罗国下云:69页自佛般泥洹后,诸国主长者居,为众僧起精舍,供给宅、园圃、民户、牛犊、钱券、书录,后...
道端良秀著; 李孝本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92455900.html
-
的话头,如黄龙祖心禅师以《论语》中的“吾无隐乎尔”之句启悟黄庭坚[69]。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儒释的交流和融合,不仅具有思想史的意义,即促进了宋代新儒学的诞生,而且对于学术史和文学史也意义重大。禅宗... [68]释道潜《参寥子诗集》卷一二《赠权上人兼简其兄高致虚秀才》,《四部丛刊三编》本。 [69]《五灯会元》卷一七《太史黄庭坚居士》。 [70]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五《跋双林心王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056018.html
-
慧林宗本,云门六世,天衣义怀法嗣,赐号圆照,熙宁间自苏州瑞光寺移住杭州净慈寺。苏轼为知州陈襄作《杭州请圆照禅师疏》[69];又病中独游净慈,谒见宗本并作诗[70]。 法云法秀,云门六世,宗本同门友...》。 [68]见《五灯会元》卷一七《内翰苏轼居士》。 [69]《苏轼文集》卷六二。 [70]《苏轼诗集》卷一○《病中独游净慈,谒本长老,周长官以诗见寄,仍邀游灵隐,因次韵答之》。 [71]《...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256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