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帕奥禅师答: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比阿罗汉更强,因此应当是圣者,怎麼可能还是凡夫呢?

    问: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比阿罗汉更强,因此应当是圣者,怎麼可能还是凡夫呢? 帕奥禅师答:菩萨的圣道智必须和一切知智同时生起。在证得一切知智之前,他的波罗蜜还未成熟到足以证得圣道与圣果。而还未证得圣道的人都还是凡夫,即使修行达到行捨智亦然。

    帕奥禅师

    南传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8163011168.html
  • 帕奥禅师答: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怎么可能还是凡夫呢?

    问 :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比阿罗汉更强,因此应当是圣者,怎么可能还是凡夫呢? 帕奥禅师答 :菩萨的圣道智必须和一切知智同时生起。在证得一切知智之前,他的波罗蜜还未成熟到足以证得圣道与圣果。而还未证得圣道的人都还是凡夫,即使修行达到行舍智亦然。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菩萨凡夫

    http://www.fjdh.cn/fjask/2009/10/09023092779.html
  • 帕奥禅师答:佛陀说:「心、佛、眾生,三无差别。」那麼為什麼佛陀不在一开始时就教导所有弟子发愿成佛,以便人人平等,没有佛陀、辟支佛、阿罗汉等的差别?

    共相指的 是无常、苦、无我这三相。如果禪修者辨识内在与外在的究竟名法与色法,他会了解内外的名色法都是无 常、苦、无我的。那时,一切都是平等的。 虽然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的法,但是有些无常、苦、无我的法与领悟四圣諦的观智相应;有 些无常、苦、无我的法不与领悟四圣諦的观智相应。有些无常、苦、无我的法与一切知智相应;有些无常 、苦、无我的法与上首弟子觉智相应;有些无常、苦、无我的法与大弟子觉智...

    帕奥禅师

    南传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8180811170.html
  • 帕奥禅师答:为何同样是阿罗汉却有如此的差距?

    雨滴数目。就智慧而论,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没有人比得上舍利弗尊者。 至于目犍连尊者,他在佛陀的弟子当中神通第一。婆酰则是最快证悟阿罗汉果的人。佛陀也是阿罗汉,但是他能以他的一切知智来了知所有他想知道的事情;一切知智是只有佛陀才 具备的智慧。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阿罗汉差距

    http://www.fjdh.cn/fjask/2009/09/09145689933.html
  • 略议南北传佛教的“无宗派运动”

    ,佛陀是指那些在没有佛法的时代,可以自己发现真理,并且有一切知智可以教导弟子的觉悟者。因此,在当代佛法弘化期,是不可能有弟子可以证佛道的。当然了,作为佛弟子依然可以先积累波罗蜜,在适当的时候,也是可以成为不退转菩萨,成为定性菩萨的。   所以,不管是南传还是北传,不管是解脱道还是菩萨道,作为佛弟子都得积累波罗蜜。   在解脱烦恼方面,佛陀也是阿罗汉。但佛陀与阿罗汉也有不共之处,佛陀具有一切知智...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4295613.html
  • 帕奥禅师答:为什么佛陀不在一开始时就教导所有弟子发愿成佛,以便人人平等,没有佛陀、辟支佛、阿罗汉等的差别?

    共相。共相指的是无常、苦、无我这三相。如果禅修者辨识内在与外在的究竟名法与色法,他会了解内外的名色法都是无常、苦、无我的。那时,一切都是平等的。虽然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的法,但是有些无常、苦、无我的法与领悟四圣谛的观智相应;有些无常、苦、无我的法不与领悟四圣谛的观智相应。有些无常、苦、无我的法与一切知智相应;有些无常、苦、无我的法与上首弟子觉智相应;有些无常、苦、无我的法与大弟子觉智相应;有些...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心、佛、众生差别

    http://www.fjdh.cn/fjask/2009/10/09062592858.html
  • 南传佛教的菩萨道思想

    凭自己的能力引发正确地实践诸巴拉密的「巴拉密思择智」(pàram?-paricaya¤à?a),而此智是他未来证悟「一切知智」的先兆。 2、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跟至上愿相同,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也是十...是以阿拉汉道智与一切知智为首的无量之佛陀素质,即证悟佛果。佛陀的素质包括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光八十腕尺,以色身为根基而具足的十力智、四无畏智、六不共智和十八不共法等无量素质的法身。总之,佛陀的...

    林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14276938.html
  • 一切圣众皆证悟四圣谛

    正等正觉者无需依靠导师,自己证悟彻知四圣谛的四种道智,以及证得能明了一切值得了解之事的一切知智(sabbabbuta-bana);正等正觉除了能够断除内心的烦恼之外,也能断除过去世的习气(vasana...一切圣众皆证悟四圣谛   / Mahinda   世尊曾经说过:"若诸沙门、婆罗门于此苦圣谛不如实知,此苦集圣谛不如实知,此苦灭圣谛不如实知,于此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此非沙门之沙门,非婆罗门之...

    Mahinda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2252517.html
  • 大菩提乘(二)

    众多旅人当中,菩萨是最伟大的人物。在被授记之后,菩萨必须继续以至少四阿僧祗劫与十万大劫的时间来圆满诸波罗蜜,以证悟一切知智。因此,对于这位在漫长娑婆旅途上的伟大旅客,即菩萨,布施波罗蜜是非常重要的。在...好像有矛盾。但若了解到《施分别经》的对象是普通人与天神,而《佛种姓经》是专为欲证悟一切知智或佛智的菩萨道行者所讲的,那么,这矛盾即得以解开。菩萨必须布施给任何到来的受者,毫不分别他们为上中下等之人。他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4549273.html
  • 读唯识谈阿毗达摩

    教的并不是臆测的理论,也不是出自形而上学,而是开显生存的真实本质,只有已彻见诸法微细深奥的一面的心才能识知。由于它具有此特征,上座部佛教视阿毗达摩是最能显示佛陀的一切知智(sabbabbutabana...与其早期的说一切有部及后来部派佛教的观点不同,他们论藏是由佛弟子所著,有好多部的作者更是在佛陀入灭之后好几代才出现的弟子。《阿毗达摩概要精解》说:“若只是粗略地读论藏,人们可能会难以明白论藏为何在上座...

    罗庆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4052425.html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