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 (梵ekavyu^ha-sama^dhi,藏bkod-pagcig-pah!I tin%-n%e-h!dsin) 修行者将心定于一种行相之境界中,此种禅定法门谓之一行三昧。有种种不同类型。如观法界平等一相的三昧;禅宗之行住坐卧皆在直心境界中之三昧;以及净土宗的依称名念佛而起的念佛三昧等。此词又译作一相三昧,或一相庄严三摩地。《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62460600.html
-
http://www.fjdh.cn/Item/37444.aspx
-
宗舜法师:道信及其“一行三昧”论
道信及其“一行三昧”论
引 言
中国禅宗是印度佛教汉地化的典型。它在东土演化的历史,有过汲纳扬弃,...菩萨戒的精神是一致的。可见达摩所传禅法,从一开始就为禅宗重视菩萨戒点燃了慧灯。
《楞伽师资纪》对於《菩萨戒法》的内容,没有具体的记载。联系道信倡导的“一行三昧”禅法,其...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0149748.html
-
为目的。但初学静坐的人必需懂得这些调身调气的基本方法,使身心保持健康状态,避免禅病的发生,才能保证修习禅观的顺利进行。
六祖禅法的一行三昧与四祖禅法的一行三昧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禅宗四祖道信(公元五八O——六五一年)所倡导的禅法,经过他的嫡传弟子弘忍的努力宣扬,传播四方,被誉为“法妙人尊”,博得了“东山法门”的称号。
《文殊般若经》中说: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0333791032.html
-
文殊菩萨禅法
崔正森
(山西省社科院,山西太原 030006)
摘 要:一行三昧是文殊禅法,也是佛教的根本禅法。它源于《大般若经》和《文殊般若经》。它
既是一种顿悟禅,又是一种渐悟禅和念佛禅。至于自由三昧,也是源于这一根本禅法。所以,它对后
世禅学,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禅宗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文殊菩萨;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慧能
中图分类号:B948...
崔正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25460999.html
-
顿北渐”的不同。
以神秀为首的北宗,修习禅法继承了道信、弘忍的传统,坚持“一行三昧”的禅定,以观想真如为修习的要旨以了知“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平等无...所谓“一行三昧”,又称作“常坐三昧”,出于《文殊说般若经》、《文殊问般若经》。《文殊说般若经》中,详细叙述了“一行三昧”的修习...
陈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42058781.html
-
无量身。任运修习故。佛观护故。诸佛法源。尽穷底故。普贤愿因。悉圆满故。本愿力故。法如是故。即是性起圆通门。已上五门竟。
问。云何为一行三昧。答。大宝积经第一百一十六云。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当云何修行。能速得阿耨菩提。佛言。一行三昧。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殊师利言。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
天台智者大师 撰
|念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1/0004281993.html
-
极端的立场,融摄了流支一系地论学派的某些观念,如《修心要论》、《观心论》、《楞伽师资记》中都引述到了地论中“金刚佛性”的提法,这大抵反映了七世纪末楞伽宗内部的融合趋势。 (二)“一行三昧”与《起信论》 中国禅思想中“一行三昧”的提出与道信禅有深入的关系。道信曾经受到过天台思想的影响,这一点几乎是很多学者的共识。但他对天台的吸收是有自己独立抉择的原则,道信是否受到天台智者大师《摩诃止观》的直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84868800.html
-
缘由,即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道场的经论依据;五台山佛教兴替历程;文殊法门的特色与内涵,即文殊所修习“一行三昧”的真实意义、烦恼即菩提的不二特征;以及文殊道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迹。
菩萨信仰是...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
|广化寺|
http://www.fjdh.cn/bnznews/2005/12/1057182184.html
-
心,心灭心,本心圆明合佛心;相观相,相化相,法相庄严还我相。”此偈是大乘禅净念佛法门的秘诀,学人仔细参悟,必有所得。
三、实相念佛生一行三昧
实相念佛之禅观是念佛三昧,也称真如三昧,也就是一行三昧。《文殊说般若经》云:“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专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河沙诸...
胡春业
|念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1/2253104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