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科学家:下世纪 地球人剩5亿——
作者:联合早报网 发表日期:2006-12-01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提出「盖娅假说」的知名英国科学家罗夫洛克语出惊人,指地球温度不断上升,人类将难以生存,当前全球65亿人口可能有数亿人死亡,下一世纪最多只有5亿人能存活。
环境科学大师罗夫洛克 (James Lovelock)...
佚名
|英国科学家世纪地球环境危机|
http://www.fjdh.cn/wumin/2006/12/1958396869.html
-
深信因果是佛教的认识论,也是对六道轮回真相准确的揭示,佛家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下世果,今生作者是。” 因果的规律简说有三:一是现世现报,二是三世因果,三是多生多世后报。 现世现报是...上世所做的主要善恶之事,决定你今生的果报,而今生所做善恶之事,决定你下生的果报。如苏东坡的前身,也就是上世的五祖戒禅师,由于一生持戒修善,下世才得大福报。再如当今众多的净土修行人,今生持戒修善,信愿念佛...
袁树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2645790.html
-
深信因果,心定得福
袁树森
深信因果是佛教的认识论,也是对六道轮回真相准确的揭示,佛家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下世果,今生作者是。”
因果的规律简说有三:一是...下世才得大福报。再如当今众多的净土修行人,今生持戒修善,信愿念佛,下生一定会蒙佛接引往生净土。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看到某居士没有病苦,告诉同修佛来接引了,念着佛往生了。往生净土是果报,持戒修善,信愿念佛是因...
袁树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4677005.html
-
部分物种到下世纪,尤其是植物,因为它们不能像动物那样快速应对气候变化。
相对而言,平原地区的物种,所面对的气候变化速度将更快。红树林或大草原等生态环境每年所需的迁徙距离,可能比420米平均值多...
佚名
|素食|环保|拯救地球|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130096171.html
-
之处的形状,假如下世投生人,那么中有就是人的形状,如果投生狗,那么中有也是够的形状。为什么中有的形状一定是将要投生之处的形状而不是生前的形状呢?因为中有和下世要投生之处,是一业所引。如果由于业力所致,下世要投生为狗,那么中有也是这投生为狗的业力所引,所以身形定是下世将要投生之处之身形。 在民间经常传说看到失去亲人之中有,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很多鬼神所化,并非是真正失去亲人之中有;二是所言非实。...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2948371.html
-
形状 “中有”的形状是将要投生之处的形状,假如下世投生人,那么中有就是人的形状,如果投生狗,那么中有也是够的形状。为什么中有的形状一定是将要投生之处的形状而不是生前的形状呢?因为中有和下世要投生之处,是一业所引。如果由于业力所致,下世要投生为狗,那么中有也是这投生为狗的业力所引,所以身形定是下世将要投生之处之身形。 在民间经常传说看到失去亲人之中有,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很多鬼神所化,并非是真正...
喜饶嘉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41377334.html
-
作、狂乱所作、自性无记、对治所损等。这些业的能力低劣,所以将来不一定受报。
从业的受报时间来分,有现世报业、下世报业和后世报业三种。现世报业是指能在当生就受报的业,一般都是比较严重的业。比如杀害父母等,由于业的力量非常强大,所以当世就会得到报应。下世报业是指能在下世受报的业,也属于偏重的业,所以会在第二生马上受报。后世报业是指下世以后受报的业,或许在第三世后报,也许在非常久的以后受报。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84685640.html
-
问:
在网上看见改名改命的宣传,不知如何是好。
佛讲因果
请问:如若改名等易经方法是否真能改变命运?这样做了,对未来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不能改变命运,那么信之无益
如果能改变命运,那以前所造恶业是化解了,还是被转到下世承受?同样,善业的果是提前了吗?
还请指教
万分感谢!
了幻法师答:关于易经改名改命,如果配合一定条件,会有一些效果,但只能起到局部的作用,...
了幻法师
生活|诚敬|因果|财富|修福
http://www.fjdh.cn/fjask/2008/03/09102721074.html
-
跟前世的种子有关,下世的苦乐跟即生的种子有关。当然遇到特殊的对境时,有可能上半年造业,下半年就感受,但总的来讲,业因果丝毫也不虚。
因此,在修持佛法的时候,大家应尽量帮助他人,为他人考虑。以前我...
索达吉堪布 讲
|因果|慈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4/21031222849.html
-
积善行德,下世一定会有好的回报。在佛教中,同样也宣扬这一观点。不同的是,佛教中对其道的“悟”更多的体现在以修行和领悟上,无论是平常的僧人还是德高望重的长老,在他们的修行过程中,也是受其他人的点拔或传授。...
强精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45140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