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71篇,用时1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不论如何,请担负自己的那份命运

    他本来是悲悯着所有那些“可怜的生、无所为的生”,但现在却是满怀了感动:“他们那么忠实庄严的生活,担负了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继续在这世界中活下去。不问所过的是如何贫贱艰难的日子,却从不逃避为了...

    吴志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3047952.html
  • 如本法师答:灵魂与中阴身有何差别?是何者往生?

    阴身是人死亡之后到投胎转世的这段时间,称为中阴身,其寿命短则几秒钟,长则四十九天以内,必定投胎转世。灵魂是世间人的称呼,很儱侗又模糊,不知灵魂的真相,却把灵魂说成三魂七魄,混淆实相,交待不清,但不论如何,死亡后的灵魂迟早必定随业漂流,因缘具足,有缘之处,随业受生,中阴身亦必如是。 ...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530912371.html
  • 如本法师答:灵魂与中阴身有何差别?

    如本法师答:灵魂之称乃一般俗人的称谓,中阴身乃佛门中的称谓。灵魂、中阴身有点差别,灵魂就是人的灵性或精神,一般宗教家认人体死后仍旧存在的幽灵,故称之灵魂,灵魂的寿命不等齐,有长短之别。中阴身是人死亡之后到投胎转世的这段时间,称为中阴身,其寿命短则几秒钟,长则四十九天以内,必定投胎转世。灵魂是世间人的称呼,很儱侗又模糊,不知灵魂的真相,却把灵魂说成三魂七魄,混淆实相,交待不清,但不论如何,死亡后的...

    如本法师

    因果|诚敬|学佛|生活

    http://www.fjdh.cn/fjask/2008/06/19354125037.html
  • 注视人的佛像 红砂石岩塑造

      泰国东部边境的沙缴府,有一种砂石制作的佛像,观看的人不论如何走动,佛像的目光始终随著转动,令人感到神奇不已。   据“曼谷邮报”消息,位在沙缴府郡阿叻尼亚普泰镇,一间艺术作坊专门用砂石制作佛像及装饰画,站在佛像前观看,随意走向左边,佛像的目光也追随向左;走向右边也随著向右注视,不管走在哪,只要人看得到佛像的眼,看的人同样也能看到佛像的目光注视不断。   这样的佛像是如何制成的呢?作坊...

    佚名

    |佛像|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3/07151921526.html
  • 中国古代庙宇大多建在山上

     中国许多名山在山腰或顶部建有佛寺、庙宇、宫观。中国佛教、道教要进行修持、修炼,脱离尘俗,必然要找到行人车马少的地方,建设“山寺”、“道院”。 中国有句古话:“深山探古寺,平川看佛堂”。中国佛教的庙宇和道教的宫观建筑,其要求相差多,凡是庙宇都是根据礼制制度建设的,不论如何大的庙宇,都要根据礼制建造十分完整的一套左右对称式的建筑,仅仅不同于各个殿宇的开间尺度,庙宇中的院内组合等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3351922.html
  • 水中壶

    不论如何虔诚祈祷,也无法让石头浮上水面或让油沉下去。   见大家议论纷纷,佛陀微笑地说:“行善就像把油放在壶里,造恶就像在壶里放石头;当生命终了,善业会往上浮升,恶业则向下沉沦,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证严法师

    |因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1/2156212534.html
  • 布袋和尚像产生的年代

    布袋和尚传》)  不论如何,在北宋中期的十一世纪左右,布袋的画像已经在禅林内外相当普遍了。根据今日所传的文集,我们可以确实肯定布袋画像在当时的流行。如苏轼就曾经画过应身弥勒像,并为藏真(藏真是在北宋时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04171672.html
  • 我们所见的孔子

    种种欲望所乱时,真理之光是决不能看见的。殉欲的行为有忧患随至。岌岌于忧患之中,便不论如何放纵,也决不能是真的自由。歌德亦云:  “能克己者,能由拘束万物之中脱出。”   所以“仁者不忧”,能凝视着永恒...崇高的精神,便是真的“勇”之极致。这样的人,不论遇何种灾殃,皆能泰然自适。“勇者不惧”,他自己成了永恒的真理之光,自己之净化与自己之充实,他可不努力而自然能为,他放射永恒的光,往无穷永劫辉耀着去。  ...

    郭沫若

    |孔子|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9/1704371429.html
  • 吸干海水的人

    婆罗门也作偈回答∶ 「大海之水,虽是百河之王, 我不论如何,也要把它吸干。」 海神好奇地问∶ 「大海掌管许多河流而称王,它到底犯了什麽罪?你为什麽想要吸乾海水。」 ...惟勤惟诚不松懈,何愁海水不能吸尽?」 他用此偈回报海神,然後一心不乱地开始把海水慢慢吸取到岸上。海神对他的勇气,十分折服∶ 「这个壮汉的勇气可嘉,但不论他怎样努力,也不可能减少大海分毫的水...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7255016394.html
  • 佛教的包容性与宗教对话的原则

    杂阿含经》三五八经)当然,佛教的缘起理论并不仅仅只是说明宇宙世界的现象依存关系,根本在于揭示社会、人生、命运的关系,进而指示出一条“解脱道”。但不论如何,由于佛教肯定了世界上一切...、宗教包容、宗教共进的典范,所取得的成绩,是世人瞩目的。   在世界政治格局复杂、政治风云多变的今天如何正视世界范围内的宗教冲突,积极发挥中国佛教在促进世界和平、消除宗教对立等方面的作用,是值得我们...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5241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