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佛网讯 2009年2月14日下午14时蓝光十里蓝山举办“危机与禅机”2009大型祈福活动,活动邀请了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现场参禅弘法,并亲自主持了大型祈福开示活动。举办这次“危机与禅...
重庆华岩寺
|道坚法师应邀在十里蓝山主讲“危机与禅机”的应世之道|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2/22061535349.html
-
四两;杜仲 四两;此戒烟神方及说明并载于以后民国九年(公元一九二0)刊印出版之《印光法师文钞》第四卷末后附录中。此处信中专为提出,详尽介绍。盖因丁福保乃医师兼一大出版家,故冀借彼之力以之更广流通于世。...’光常曰:‘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转凡成圣之大权也。当今之世,不将因果昌明,而欲世道太平,佛法兴隆,不可得也。’ (五)见《永思集·苦行记》:民国九年,余由鸡足山归。到沪,王一老云及法雨寺与羼提庵因...
沈去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21142821.html
-
闾板的脑筋却是为的饱其私囊。”印光大师是看不出的人吗?世出世法,他无一不知,况乎此事!不过老人是大善知识,素以道德修养为重,不愿意言僧过耳,只得以“没有办法”一语了之。 我请求大师开示,一个青年僧拟...自身个人力量,对于所处当时社会环境、局势,皆有充分客观现实之估量,故别具洞察事物事件本质之卓识远见。此乃大师终其世弘法利生之特点,亦是其弘扬净土念佛法门取得辉煌成果原因之一。因时制宜,契理契机,此之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21242822.html
-
近日,泰国送往法国巴黎的释迦牟尼佛舍利抵达万森大佛寺,法国各地僧侣纷纷赶往绕舍利塔讽诵礼赞,万森大佛寺派出佛教社区小朋友迎接。
印度佛教僧人曾预言,在佛陀凡世身后的二十五世纪,佛教将从东方传往西方,释迦牟尼凡世之时约为西元前六世纪。泰国为庆祝此预言,将佛陀舍利送法国最大佛教中心万森大佛寺供奉。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5/12181080171.html
-
化身,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法身佛受用身佛化身佛,正法佛修成佛应化佛,佛所见身菩萨所见身二身凡夫所见身。
佛之身纵有三身之变化应世之作用,然而三身即一身,一身即三身;离一身则三... 如本法师答:三身(梵语trayah kayah),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
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梵语dharma-kaya)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梵语...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075312929.html
-
无所费。
汝欲学医,虽以针灸药品为事,须以大菩提心,常以佛菩萨圣号及大悲咒,普为自他持诵。以期彼此同获现生身心安乐,临终决生西方,则不负为佛弟子,随分随力普利自他之道。若如世之庸医,唯期得利,不以救人病苦为事,纵令财发巨万,亦只得其自身永堕恶道,子孙或成败类或竟灭绝,徒得自利利他之机,反成害人害自之果,可不哀哉?《感应篇》云:“福祸无门,唯人自召”,独世之大聪明人,多多皆是欲得福乐,反召祸殃...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健康|治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2/2006037323.html
-
有也。其绝学也离念清净纯真一如。不复有所分别也。僧乎其为人至。其为心溥。其为德备。其为道大。其为贤非世之所谓贤也。其为圣非世之所谓圣也。出世殊胜之贤圣也。僧也如此可不尊乎。
...洁清三惑。而毕身不污。语其定也恬思虑正。神明而终日不乱。语其慧也。崇德辨惑而必然。以此修之之谓因。以此成之之谓果。其于物也有慈有悲。有大誓有大惠。慈也者。当欲安万物。悲也者。常欲拯众苦。誓也者。誓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0668505.html
-
禅;达摩所传之禅,即为此一最上乘禅;然后世之禅徒不以宗密之如来禅为最上禅,反视之为五味交杂之禅,而谓祖师所传之真实禅为一味清净之禅,特称为祖师禅。此一称号或始自仰山慧寂。
景德传灯录卷十一... 如本法师答:“祖师禅”与如来禅相对称。祖师禅又作南宗禅,特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传来,而至六祖慧能以下五家七宗之禅。
系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接由师父传给...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280312431.html
-
问:孙中山先生铭言:佛教为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孙中山先生对佛学这样崇拜,何以佛教仍不普遍?统请解释!(洪环)
李炳南答:亲之爱之曰仁,世上众生界线分九,种类则千差万别,不可穷尽,皆有其苦,各希得救。能普救者曰救世,分类救者,只可曰救某某。他教对众生之爱,或爱人而害物,或爱大而害小,多有差等,佛教则九界四生,视同一子,平等拔与,故称‘求世之仁’。其他哲学,多说外境...
李炳南
|析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320912952.html
-
问:
念佛只在心中念,不出声可以吗?
印光法师答:
念佛虽贵心念,亦不可废口诵。以身口意三,互相资助。若心能忆念,身不礼敬,口不持诵,亦难得益。世之举重物者,尚须以声相助,况欲摄心以证三昧者乎。所以《大集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古德谓大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大;小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小耳。而具缚凡夫,心多昏散。若不假身口礼诵之力,则欲得一心,末由也已。
—&...
印光法师
念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9/09494714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