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佛法中,有人讲佛法不离世间法,即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但也有的讲佛法与世法敌体相违。不过,大菩萨和光同尘,在世间即同世间人一样,也有妻子儿女,也作一切世间上事,...不可学。这不是与世法相违吗?所以说佛法与世法是一个亦得,佛法与世法相违亦得,因大能融小故。既和光同尘,又使人厌离世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过在娑婆世界中,任何事物必须要舍,有一放不下即成障碍。这岂不是...
慈舟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81739897.html
-
未订婚者,专对一人,以礼貌求偶,而不及乱,世法所许,自不曰邪淫。反以上所举四端,即是邪淫。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73477798.html
-
生活究竟是同是异?佛法究竟能不能指导生活?也就是佛法与世法的关系将如何定位的问题。事实上,就笔者观察,有些在家修行人在这方面的认识是比较模糊,本文主要想谈谈这些问题,以期得到一清醒认识。 言佛法与现实生活的有同异问题,就佛法的究竟来说早已落在戏论中了,但就随俗谛而言,却又必须弄明白。一般而言,在认识上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是认为佛法是出世法,与世间法完全是两回事,因而佛法根本上很难与世法融合在一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1052130.html
-
生活究竟是同是异?佛法究竟能不能指导生活?也就是佛法与世法的关系将如何定位的问题。事实上,就笔者观察,有些在家修行人在这方面的认识是比较模糊,本文主要想谈谈这些问题,以期得到一清醒认识。 言佛法与现实生活的有同异问题,就佛法的究竟来说早已落在戏论中了,但就随俗谛而言,却又必须弄明白。一般而言,在认识上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是认为佛法是出世法,与世间法完全是两回事,因而佛法根本上很难与世法融合在一起...
邓俊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43654500.html
-
问:请你将素食六种“观”,综合分析一下好吗? 答:第一,从“世法”和“佛法”来综合分析: ——“亲缘观”,是佛法中独有的,世法是不讲亲缘观的。 ——“不净观”、“慈悲观”、“因果观”和“平等观”,世法讲,佛法也讲。如“慈悲观”在世法中实际是讲“爱”;“因果观”在世法中只讲现世因果,不讲三世因果;“平等观”在世法中则是在有“我相”对待基础上的平等观;“不净观”在世法也只讲“眼不见为净”。所以...
佚名
|素食|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014612043.html
-
问:昔与某公同游北京香山碧云寺,某人将寺内数寸高金沙泥小佛偷一尊,交我带回,从前未学佛,不知是过,今已学佛,乃知犯戒,如何处置? (香港吕碧城)
月溪禅师答:自性中觅罪性、福性、损益了不可得,皆如幻化,以世法来说,无心不为过,若放不下,则做一尊送去亦可。
月溪禅师
月溪禅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251110977.html
-
问:佛法与世间法,是二是一?抑可以并行?
月溪禅师答:是一,世间法即是佛法,佛法即是世间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自性遍满世间,出世而言,菩提心为本,大悲心为用,至于不故杀、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偷盗,五戒等,都是佛法也是世法。
月溪禅师
月溪禅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5562411052.html
-
问:按佛教之说,自杀罪极重,假若是为了伸张正义,启醒愚蒙,存志士之仁而自杀者,是否也有罪?(张维明)
李炳南答:佛法有原则,有方便,未可呆板。所问之事,果于众于国有益,即可为之。佛经有割肉饱亲,半偈舍身等,便是其例,世法中不降敌,不辱身,其例亦多。义之所在,焉得说罪。
李炳南
|析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364212956.html
-
高僧大德云:
佛法与世法 本来不二法
心善是菩提 心恶是夜叉
...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2535812224.html
-
如本法师答:出家(梵语pravrajya)是来自四面八方,根机深浅有别,但总不外乎四类出家者。
一、身出家心未出家:即身虽为僧伽,但心犹有顾惜爱世间之种种。
二、身在家心出家:即虽在家受用五欲之乐,但却不耽染欲乐,心心向道故。
三、身心俱出家:身不但已出家,连同心亦已超越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之欲乐,毫无顾惜爱恋世法。
四...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42581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