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令人从言教上,觉了真理,悟入真理。此能开显真理之言教,觉了真理之方法,总成为佛的学说:信之、解之、行之、证之,其内容,博大精深,有如大海,但浅深有序,修学有际。世间有为人生问题而建立了种种宗教与学说,普利世间一切众生,尤其利人为最,但非究竟之利。唯佛学之利、利在究竟圆满的觉道,完成人生追求的平等与自由。所以佛教、佛法、佛学,不同世间所有的一切宗教与学说,最特出的即在觉,觉是佛教的宗旨,澈始澈终的...
中 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94564486.html
-
间觉。这世间觉三字,作何解释?就是要我们明白世间上一切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这就是对世间法的真实觉悟。若能了达依他起性的诸法上,缘起性空,这就离开了执着世间为实有的偏计所执性,当下即是圆成实性。圆成实性...虚妄,故名依他起性。何谓圆成实性?即是真如自性,不迁不变,圆满成就,故名圆成实性。世间一切诸法,属于依他起性,若对世间诸法执为实有,就是偏计所执性,此是生死轮回根本。相反,若能观照(一切诸法)依他如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5343234.html
-
说凡依八圣道修持的人,就一定能究竟苦边呢?
不过,阿难尊者,为了使世间人明了能不能究竟苦边,他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凡世间者: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这些都入世间敷。所以,眼见世间,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都是入世间数,其他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此,行者对这六入处触,以智慧正观察其集、灭、味、患、离,如实知而不为所困,才能到达世间边而究竟苦边,也才是知世间、度世间...
许智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51065902.html
-
,就是佛法不离生活,佛法不离世间觉,世间觉就是生活的解脱。
请问临病关怀和临终关怀那个重要?我们要如何去关怀?
其实,临病关怀与临终关怀都是一份慈悲心的启用。病也要关怀,终也要关怀。终应该...跟即将亡者讲“放下”,身体是假的,五蕴是假空的,四大是苦空的,这世界非常痛苦。他知道这世间的痛苦,认知这世间的痛苦,当他离开了身体要走的时候,就要快乐一点,看到阿弥陀佛时,就跟佛一起去;看到诸佛菩萨时...
佚名
|采访|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2/07553820893.html
-
的“觉”与作为俗谛“大觉”,“觉,世间相也;大觉,出世间也。”(《大正藏》46卷530页上)。“有此二觉之异,世间境即是异相,出世间境即是如相,此之如异即是真俗二谛之别名也。”(《大正藏》46卷530页下)。“觉”是对世间事相的了解,也叫“有漏觉”;&...
陈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2841316.html
-
就是佛法不离生活,佛法不离世间觉,世间觉就是生活的解脱。
问:请问临病关怀和临终关怀那个重要?我们要如何去关怀?
答:其实,临病关怀与临终关怀都是一份慈悲心的启用。病也要关怀,终也要关怀。...临终时要跟即将亡者讲“放下”,身体是假的,五蕴是假空的,四大是苦空的,这世界非常痛苦。他知道这世间的痛苦,认知这世间的痛苦,当他离开了身体要走的时候,就要快乐一点,看到阿弥陀佛时,就跟佛一起去;看到诸佛...
中观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503388784.html
-
,出世无余”,佛教入可以即世,出可以离世,圆融无碍,得大解脱。到了明代,“佛在世间觉”的思想仍然受到了禅师的重视,并且给予了更高的评价。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耦益大师就说过:“事事无碍法界,原在吾人日用间...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说:“世间出世间不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是为不二法门。”[12]中国佛教是在一个集权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宗教,更加强调出世法一定要遵从世法的规定,东晋道安法师就说过...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72460120.html
-
说:‘眼(等六入处)是世间,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是等悉入世间数。多闻圣弟子于六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知,是名圣弟子到世间边,知世间,世间所重,度世间。’(二三四经)这更指出了‘如实知’即是出世间。
知见所以是解脱的正因,那是因为它能使人远离系缚而得解脱。佛陀曾告诉诸比丘:‘正见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1262309.html
-
但是那时我的见解还不够成熟,也是说对于“世间觉”这个名相,未能深入了解。现在再来重新分析一下: 上一次这位禅师虽然说出清净不染的:“枯木倚寒岩,三多无暖气。”为甚么是未蒙许可呢?因为这些话是冷冷冰冰...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辨撷,此物最相思。”也是说这“世间”充满着感情生活;这个“世间”既然是个有情的世间,我们怎样可以不闻不问的“枯木、寒严”的方式便可了事呢?传统的佛法把“情”当做下地狱的种子。但...
李一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50165893.html
-
佛谱,可知“世间”是由感知而有,若无感知作田,即无世间。所以凡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皆入世间数,也皆是由感知而有。
佛陀认为:这样的世间,危脆败坏,因为眼是...谈五阴空与世间灭
智 铭
1、先谈五阴空
所谓“五阴”者,就是色、受、想、行、识。
五阴中的色、受、想、行四阴,完全依“识”而...
许智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51865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