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41篇,用时5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行   kamma〈〉是名词,巴利文的原意是“做”、“行为”、“工作”,意味深长的坊间用语还有“建筑者”或是“纺织者”的用法,但从巴利文的语法上来讲,几乎有整个逐渐失去原来意义,而特别显...意义。如此,kamma 在作为各宗教的主要思想结构中,便以此为基础而引述至  更广更多。  以 kamma〈〉同语根的kr(作、为、行)所形成的原语来考察,有很多,最有名的算是 sankhara〈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4149261.html
  • 轮回

    的特质命运,也只有在它的前世业力中才能找到真实的因缘。  佛教认为,一个人的再生——或说在母腹中形成胚胎需有三个必要条件,即:女性的卵子、男性的精子和前世的业力。业力或叫能(Kamma vega)...匆匆而过的受、想、行、识,其中、其外都没有分离的永恒的实体存在。  只有在理解佛教无我和缘起教义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明白佛陀关于轮回的教导。正如在《清净道论》中所说:  “在大千世界各个界处,圣徒看到...

    赵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31339515.html
  • 皈依的力量

    所有在海啸中溺毙的许多渔夫,一生都赖捕鱼维生。如果你杀一条鱼,因为会增长,你每杀害一条鱼,将会投生于和鱼相同的境地,有五百世甚至更多世被杀害。 这些人终生在海边生活,就靠捕鱼维生,你能想象那恶有多少?根本难以想象。因为他们视捕鱼为好事,所以丝毫未曾有过发露忏悔的念头,或许还因为观光客来 自世界各地而随喜:「哦,我们真好运,住在这里而且能捕鱼多么幸运!」   当然,如果他们曾值遇佛法,这些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62340508.html
  • 命运之区别

    作者:卓千彭诺仁波切译者:萧顺涵节选自《顿悟——在刹那中觉醒》第三个提醒是因果或。在字面的意义上,业指的是“行动力”;在本书之中,它主要是指“精神上的行动”。不管我们可能参与哪一种形而下的行动,在每个行动之前,都有一个相关联的精神行动。一般来说,我们必须辨别“”和“命运”的不同。佛教的业观并不主张事件的结果全由我们的决定,我们的行为源自于过往。如果说,每个人全都受到自己过去的影响,那么...

    卓千彭诺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0445322.html
  • 原始佛教哲学的轮回

    原始佛教哲学的轮回   Kalupahana 原著   陈跳鸿译稿   霍韬晦校订   佛陀以神通经验亲身体证生命的两面——再生。据说,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可以...就足以证明佛教的业报理论,当时流行的理论是多么的不同了。其实,佛陀不须设置一个形上的“自我”实体而能对及轮回的现象作答,是他对印度哲学宗教的重大贡献之一。   虽然业报...

    Kalupahana 原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40765840.html
  •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考察团一行视察广东南华禅寺

    参观 合影留念 佛教在线广东讯 2009年2月20日上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交流合作处田川处长,创新合作处韦向群处长在广东省中小企业博览会事务局局长杨阳的陪同下到韶关南华禅寺参观,受到南华...

    佚名

    |国家|家工|工业||信|信息|息化|化部|部考|考察|察团|团一|一行|行视|视察|察广|广东|东南|南华|华禅|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2/15165835584.html
  • 如本法师答:共别业如何解释?

      如本法师答:所谓共业者,就是由大众行为所共同造作,因而感召一股共同之业果。譬如一家人就有一家人之共,一个社会就有一个社会之共,一个国家就有一个国家之共,一乡镇有一乡镇之共,一县市就有一县市之共,省有省之共。   共有善有恶,善者感召善之共,恶者感召恶之共。   七十九年度四月二十一日,军用运输机,在云林县东势乡失事坠机,运载十八位保国卫民之军人,在这一次空难中全部...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401012083.html
  • 范古农答:谛师谓意识若无明相应,能造善恶引业,若润生无明相应,能造善恶满业。请言发润生之差别,及其能造引业满业之理由。

    问:谛师谓意识若无明相应,能造善恶引业,若润生无明相应,能造善恶满业。请言发润生之差别,及其能造引业满业之理由。   范古农答:发无明,即痴烦恼。由痴而妄造,故曰发。润生无明,即贪嗔等烦恼。由此贪等故而受生命,故曰润生。所造之属于何趣,将来即报生何趣,全视其之所引,故曰引业。所造之,能使来生之报成就圆满,故曰满业。盖对于来生果报,发无明所造之,犹一种登记作用。润生无明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6554312715.html
  • 轮回之迷

    轮回,所以印度是世界上第一个相信有轮回的国家。   对轮回的误解:佛教徒相信、相信轮回,但对他们有误解。   ⑴、有些人认为佛教的轮回,是释迦牟尼佛从印度教的修行者那学习来的,而事实上并不是。轮回是世间的真理,因为印度的一些外道先发现,他们演说出来,而释迦牟尼佛是一位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觉悟这世间的真理,它所讲演的佛法也必定符和真理,外道把这业轮回先讲演出来,佛陀也阐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2543267.html
  • 佛使比丘答:佛教所说的‘’是怎么回事?

    “佛教所说的‘’是怎么回事?” 佛使比丘答:   许多西方人写了很多谈论佛教的书,他们对讨论“再生”的...了。这样的说法正每个宗教的教义相同,但这不是佛陀所教导的。   “再生”也是如此,他们一再强调,好像确实曾亲眼见到正是那一个相同的“主体&...

    佛使比丘

    一问一智慧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901071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