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92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问:“十恶”指的是什么?

    一、杀生:以恶心断除有情命根的相续。具五缘成杀业道:1、故意有杀心;2、杀他有情;3、他有情想;4、作杀加行,如具有杀他的一切准备;5、不是误杀。 二、不与取:也称偷盗,包括骗取,窃取,强夺,霸占,吞没等不与而取的行为。具足五缘成不与取业道:1、故意起盗心;2、对于他物;3、起他物想;4、预先有盗窃的动机准备;5、不是误取。 三、邪行:又称邪淫。具足四缘成邪行业道:1、非境:如对他人的...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44978167.html
  • 佛教泛论(十七)

    由此可知善是消极性的表现。从其内容来说,称为身三、口四、意三,合称为十恶业或十恶业道,或说十善业、十善业道。然而正确的说起来,恶行、妙行与恶业道、善业道并不完全一致。能摄入于恶行、妙行的未必全都能摄入恶业道、善业道。  一般称十恶业、十善业,但是正确的说法是要加上“道”。道,在此有所游履之义,亦即步行之处,业之所依所托,亦即业依托游履之处,因此称为业道。业是思心所。就贪、嗔、邪见三者而言,此三...

    宇井伯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747086.html
  • 佛教中“业”的大致种类

    某种业最终指向的结果是趋于快乐的,那么就是善业;反之,如果某种业最终导致痛苦,就是恶业。那如何衡量导致苦乐的业呢?佛陀在经典中把善恶业的重点作了揭示,就是十业道,下文会具体述及。虽然佛教内部学派对善恶的观念有所差别,但十业道的善恶是佛教总体最基本的善恶定义。无记业是那些不能加以记别的业,比如单纯的行住坐卧,这些业不能导致苦乐的结果,所以无法记别善恶,属于无记业。善业在佛教中也称为白业,恶业也称为黑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84685640.html
  • 切莫妄做评论、造谤法舍法重罪

    有相违,除了本人对自己的心不了解之外,再没有其它原因。   再从法门的前后次第来看,真正进入了上上道,一切下下道自然会含摄在里面。以十二缘起和十业道因果为例,十二缘起当中完全含摄了十业道因果,而十业道因果内在的规律,就是十二缘起,这两者没有什么相互矛盾的地方,认为其中一个正确,另一个不正确的,完全是凡夫的错误理解;又比如对于空性,佛宣说了人无我和法无我,这只是对空性或者是部分或者是全部解说的不同...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三宝|妄语|诽谤|口业|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23373618787.html
  • 谈“加行”的种类及含义

    成佛的准备工作、加行修持。   藏传佛教中所提到的加行,有很多内涵,譬如入密的五加行,金洲大师的六加行,完整业道所需四条件之一的加行,五道中的加行道,《现观》中的四加行等等。下面就约略谈谈。   ...   3. 完整业道所需四条件之一的加行   在各种文化及宗教内,都有各自的善恶标准和定义,此文化中的善可能就是彼中的恶,而彼宗教内的恶,可能就是此宗教内的善。佛教对善恶的定义是基于佛陀遍知一切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90885682.html
  • 王恩洋:佛学通释(1)

    兴感也。三四五章善恶业道,六章七章烦恼善法,详业惑以明因也。八章界趣,详异熟以明果也。如是七章,亦即人天乘教。求世间福利者,读是七章知所行持戒惧。求出世者,亦知所厌离,并修积资粮矣。九章一切法无我,略述...。  佛视有情无不受此八种苦者,故称世间以为苦海。泛大慈舟,随方济度。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大愿大力,如是如是。  善恶业道第三  佛言:业有三种,身业、语业、意业。或善,或恶。   何谓业?谓起心动念,...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2764814.html
  • 王恩洋:《佛学通释》上卷(1)

    相,以兴感也。三四五章善恶业道,六章七章烦恼善法,详业惑以明因也。八章界趣,详异熟以明果也。如是七章,亦即人天乘教。求世间福利者,读是七章知所行持戒惧。求出世者,亦知所厌离,并修积资粮矣。九章一切法...患。是知五取蕴者,众苦之根本也。是为一切无常五取蕴苦。  佛视有情无不受此八种苦者,故称世间以为苦海。泛大慈舟,随方济度。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大愿大力,如是如是。  善恶业道第三  佛言:业有三种,身业...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81664965.html
  • 《福慧明灯》--佛法入门导引

    、语或意作之总共三类。 若把身、语及意作之业归?#123;,共有十种影响力较大的种类。这十业道之正面称爲「十善业」或「十白业」,即不杀生、不偷盗……等等。它们是衍伸福乐果报的善因。十业道之反面称爲「十...对方不理解,则虽仍有不完整之业道,但未算完整之妄语业道。妄语中有一些内容称爲「大妄语」,譬如说未证言证,无神通而说自有神通等。在某些情况下,爲了救护其它有情,我们可能会面临爲难的抉择,譬如说你见到一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1644292.html
  • 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

    四种阿含部六项五十一例,大乘经十五项四十三例,合计九十四例。(注12)  我们发现,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运用十善法,从《杂阿含经》开始,十善法即有戒律、业道、善行、正道行、真实法、涅槃解脱法的功能。...、《受十善戒经》、《佛升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上、《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等;以十善法作为戒与业道兼顾者有《小品般若经》卷6〈阿惟越致相品〉等;以之作为菩萨道及菩提行的有《大方广十轮经》卷7〈远离讥嫌品〉、...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1460068.html
  • 佛教泛论(十八)

    。与此等相反的,就是善业道。此中,十恶之加行皆由贪嗔痴等三不善根而生,但是就根本业道而言,杀生、恶口、嗔恚等三种起自于嗔,偷盗、邪淫、贪欲等三种起自于贪,邪见起自于痴,妄语、两舌、绮语等三种起自于贪、嗔、痴等三不善根。相对于此,关于十善业道,加行、根本、后起都是依无贪、无嗔、正见等三善根而成立。今就此等一一之成相而言,其大要如次。  就杀生业道成就而言,需具五缘:1. 起欲杀之故思,2. 对其他...

    宇井伯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74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