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693篇,用时4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精神

      精神   盖天下能够有所成就的人,都具备着精神——战斗的精神和创造的精神。鲁迅论章太炎,以为章太炎的战斗的文章,才是他一生中最大、最久的业绩,应该一一辑录、校印...创造与战斗的精神交织之下,完成新佛教的建设。我歌颂战斗,我赞叹创造,因为他们是生命的源泉!   (原载《狮子吼月刊》1942年第2卷第1期)...

    巨赞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9442784768.html
  • 贫穷

    个人,还要还债。但记者见到这位女工时,却发现她脸上的笑容就像她的房间一样明朗:漂亮的门帘是自己用纸做的,灶间的调味品尽管只有油盐,但油瓶和盐罐却擦得干干净净。记者进门时女工递给她的拖鞋,鞋底竟是...   三   这是个人说的。   一个人说:同样是贫穷,一种是不思进取的懒惰,一种是直面生活的勤勉;一种是人格的湮灭,一种是不屈的抗争。境遇确实让人唏嘘。   另一个人说:是呀,同样是贫穷...

    瑜光

    |贫穷|财富|精神|物质|心穷|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12/14194512486.html
  • 智慧

    智慧   /编纂指导:Ven. Matara Wri Banarama   钖译英:A.G.S. Kariyawasam 英译中:释开心   从研究佛法所获得的知识是理论上的智慧,即闻所成慧(sutamaya-bana),这种知识局限于世间层面的。通过内观而获得的现观是经验上的智慧,即修所成慧(bhavanamaya-bana)。如果禅修者和一位有经验的禅师住在一起,并在...

    钖译英:A.G.S. Kariyawasam 英译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2152513.html
  • 缘起法有

    缘起法有  吕新国  内容摘要:佛教经论所说的缘起法有大类:一种是假名缘起法,即凡夫所见闻觉知的一切法,其实质是毕竟空无所有的;一种是甚深缘起法,是佛菩萨后得智如实亲证的实际存在的缘起法,是...24]   这就是说,只有凡夫不可见知的甚深缘起法才是真正的缘起法,它包括因缘:第八种子识与前七现行识,除此之外就再找不到真正的因缘了。也就是说,其它所谓的“因缘”都只不过是用凡夫所见闻觉知的一切...

    吕新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3074005.html
  • 悉达多的说法

    悉达多的说法 灵山居士  当我们熟悉的悉达多王子在菩提树下最初证悟的时候,他似乎并不打算为我们说法,因为他感觉到我们无法了解他所了解到的东西。  不过后来他改变了主意,他采取了一种间接的方式来让我们了解他所了解到的真理,在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悉达多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让我们趋入真理告别痛苦。因为他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是摩诃迦叶,多数人并不会因为悉达多手里拿着一朵花微笑就了悟到实相,他们也许会...

    灵山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5548741.html
  • 四川佛教修行的方式

    四川佛教修行的方式 佛教信徒有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方式。 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称为“优婆塞”,意译为信士,俗称居士。其基本条件是受持“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意即以自己的身心性命投靠于佛法僧,按照佛法僧的教导行持。皈依的仪节是:请一位佛教法师依照《三皈依轨》,为自己说明“三皈”的意义,自己向佛表示:从此以后将一生投归于佛的道德品质,投归趣向涅槃的佛法,投归于佛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3668171.html
  • 论阿赖耶识建立中的意趣

    论阿赖耶识建立中的意趣  ——以《解深密经》与《摄大乘论》之阿赖耶识安立为中心  刘鹿鸣  阿赖耶识概念的建立是唯识学中的核心问题,而它的安立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本文讨论在阿赖耶识概念建立过程中的意趣:一是针对有情流转之业果安立问题,二是针对一切法之缘起安立问题。用了“意趣”这个词,是想表达在阿赖耶识概念建立过程中不同的理论侧面,或者说不同的思维趣向、逻辑进路等,由此给出对这个概念的...

    刘鹿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3773531.html
  • 开发心灵的方法

    佛教有开发心灵的方法,一种是内观(毗婆舍那)的开发,另一种是定力(奢摩他)的开发。後者著重在专注力;一个人要不断地注意一个目标,而且专注力是依循单一的轨道,以趋向清澈的宁静境界,这种心灵的开发...是因为专注力的开发不能同时用於内观的开发上,反之亦然。对此点请不要误解,一个人当然可以先进行宁静的开发,等待达到专注力了,再进行内观的开发,但是,把这方法混在一起用,却无法达到内观所预期的效果。 ...

    阿姜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21754374.html
  • 学佛的用心

    法门很多。现在只说“用心”,是选其重要的一提吧亡。   一 慈去怨恨   慈悲为佛教立教的基本,一切福利社会的方便事业,皆从慈悲心而生。《故华严经》说:学佛的人若失了...忍的二用心,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极为重要,故没有一个真正的佛徒,不做这工夫的;但在佛世时候做的最知名者,是薄拘罗尊者,他生平有二大美德:   一、以修忍故善容:薄拘罗是印语,华译善容,因他的...

    竺摩

    学佛|慈悲|忍辱|修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1/1900567629.html
  • 寻找源头的方式

    归纳我们自身和身外的世界不过二个词:宇宙、人生。更简洁一点是:存在。我们所有的关注和探索也不过一句话: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在人类整体意识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这孤独产生的根由来自人类意识与存在本原这个大力量的分离。分离的孤独深深植于人类意识深处,使人类生生世世永不满足,永远渴求,永远寻找。除非找到那源头,与之合一,人类才能真正拥有回家的满足和内心的和平。  有方式寻找源头。  一种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3146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