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藏三谛说初探 以《中观论疏》对〈观四谛品〉第十八偈解释为主 释如戒 福严佛学院 中华佛学研究第5期 (p291-342) 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 p. 291 提要 吉藏《中观论疏》中,对于〈观四谛品〉第十八偈的四种...
如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4170871.html
-
否定这些实在论的见解。但是《中论颂》在八不中只解释了“不生”一种,这或者是因为所谓无生(藏译《中论》八不作八无,“不生”即“无生”)是一切佛法的中心,所以用“不生”来代表八不。如《中观论疏》就说:“佛...以八不正二谛。现在依他所撰述的《中观论疏》及《大乘玄论》等略述于下: 一、不生不灭。世谛生灭非实生实灭,但由因缘生而假名生,因缘灭而假名灭。因缘生虽生而不失,因缘灭虽灭而不失,所以生灭宛然而不生不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15065087.html
-
式的说法,所以他说:“故谓本无,非谓虚豁之中,能生万有也”。吉藏《中观论疏.因缘品》也说:“安公本无者,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无。”,因此,释道安的本无义,并不是定立一个“无”的本体,可谓较合乎般若佛教中所主张的无自性空义。只是道安的立论,夹杂太多的玄学观念,故其本无思想,并不能等同纯粹的般若学。 2[本无异宗] 代表人物是竺法深与竺法汰。吉藏《中观论疏.因缘品》:“琛(深)法师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24962616.html
-
作注,著作有《即色游玄论》、《圣不辩知论》、《道行旨归》等,其中《即色游玄论》宣扬“即色本空”之义,其基本主张就是“色不自色”、“虽色而空”。据吉藏《中观论疏》中说:“支道林著《即色游玄论》,明即色是...隋吉藏《中观论疏》 4 梁慧皎《高僧传·支遁传》 5 隋吉藏《中观论疏》 6 隋吉藏《中观论疏》 7 隋吉藏《中观论疏》 8 隋吉藏《中观论疏》 9 隋吉藏《中观论疏》 10梁慧皎《高僧传...
李能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83066081.html
-
2 此即是说,鸠摩罗什三藏,翻译讲说性空般若相关经论,最能得性空真义,没有格义与偏而不圆满之失。 举各宗理论说明如下: 1.本无异宗:根据吉藏法师《中观论疏》所言: 本无者,未有色法,先有于“...说法虽然没错,却未提及微细色法等,本来空、本不生灭之理,所以不圆满。 3.心无宗:《中观论疏》: 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释意云:经中说诸法空者,欲令心体虚妄不执,故言无耳,不空外物,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5445451.html
-
本无是以无为本,而本无异宗则认为本无是无在有先,有从无出,从无生有。吉藏在《中观论疏》中说: 一者,释道安明本无义,谓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夫人之所滞,滞在末有,若宅心本无,则异想本息。┅┅...破除了心识上的“有”,而没有破除外物的“有”,这就是“空心不空色”,没有认识到物性也是空的,这显然不符合般若的思想。对此,吉藏的《中观论疏》也有类似的解说: “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
廖乐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2550616.html
-
,吉藏著,《大正藏》四十五册,《续藏》九十七册。 《中观论疏》二十六卷,吉藏著,《大正藏》四十二册,《续藏》七十三册。 《十二门论疏》六卷宗,吉藏著,《大正藏》四十二册,《续藏》七十三册。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1346705.html
-
万物之境不空。”(吉藏《中观论疏》卷二引。)这实际是把般若性空的理论看成是指 导修心的原则:一是不去理会现实世界的一切;二是断除世俗的观念和情欲烦恼。玄学中的崇有论虽反对将有否认的说法,但又肯定其“静...魏晋时代盛行玄学和佛教般若学说。 在两晋之际,佛教界因对《般若经》中的“诸法性空”的基本思想产生不同的见解,出现了“六家七宗”——七种般若学说。这是玄学与大乘佛教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些学僧为迎合玄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23855024.html
-
听者云会,挥汗屈膝,法衣千领,积散恒结,每一上座,辄易一衣。帝王名士,所共尊敬。”【15】《中观论疏》说法朗一出山,就“斥外道,批毗昙,排成实,呵大乘。”【16】《大乘玄论》中记载他批成实时说:“成实...论宗风。《中观论疏》中说:“三论未出之前,若毗昙、成实,有所得大乘,及禅师律师,行道苦节。如此之人,皆是有所得,生灭断常,障中道正观。”【21】这里就指出小乘因有所得,而障中道正观,是直接与佛教根本教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82061910.html
-
吉藏《中观论疏》说︰“什师未至。长安本有三家义(案︰此处是指僧肇《不真空论》中所说的本无、即色、心无三者)。一者释道安明本无义。谓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夫人之所滞,滞在末有。若托心本无,...道恒之“心无义”。汤用彤先生据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及《高僧传》,考订竺法汰应为主张本无说。 吉藏《中观论疏》引琛法师之主张说︰“本无者,未有色法,先有于无。故从无出有,即无在有先,有在无后,故称本无...
馬少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62154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