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划时代的伟大著作--“中论”,一般人对之,颇有误阂之感。古代的思想对于今人,在理解上或有时空的隔碍,不过“中论”对于国人,几乎已被定型为“艰涩难解”,这是非常可惜的。尤其,近代西方学者以逻辑或哲学之纯学术立场来研究“中论”,似乎透露出“不透过‘中论’梵文原典的研究,不足以探究其真义”之异样音声,于是“中论”被禁制在学术界的象牙塔中(笔者意指缺乏宗教之实践性,并非贬斥学术),一般佛教徒似乎也仅能...
吕胜强
|中论|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7/1529034882.html
-
今就《中论》旁破外道的意义具体说明,《百论》是正破外,旁破内,破内是为了破外义。而《中论》是正破内,旁破外,破外是为了显内。因此实际上《百论》是破邪,《中论》是显正,三论即是破邪显正。《中论》破外道今文有四义:
一者,显示《中论》无法不摄,无理不尽。因为《中论》是三论宗的根本论典,文广义博,无事不包,渊深难测,理无不尽。没有一法不穷究到底,也无一言不说到尽处。如果有一法不穷,一...
理净法师
|中论|中观|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3/09295237289.html
-
上期《中论》修证讲授,主要是从整个大方向告诉大家,中论是怎么发生的。这种讲法和传统讲说中论的方式,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因为我们要扣紧的一件事情是:中论是在什么样的因缘中发生的?
我们永远要记得,中论所表达的实相义,绝对是扣准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的内容,而不只是语言文字的辩证。我们可以从中论来观察语言文字的自身与超越。
当人类开始产生语言文字之后,其实已经失去了用更广泛、更客观的...
洪启嵩
|中论|空性|智慧|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17324732461.html
-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不懈努力,明贤法师编写的《入中论导读》一书终于由线装书局正式出版了。这本书由明贤法师亲自做装桢设计及排版制作,是法师特意为西行过程中坚持学习《入中论石门疏》的朋友们、准备的圣地物品外的新年大礼。
《入中论导读》成书
背面
本书的原作者月称论师是印度中世纪诞生的一位获证完全佛陀智慧的圣僧,也是继龙树菩萨以后,能全面代表龙树中观学派的那烂陀寺又一任杰出...
佚名
|明贤法师|入中论|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1/1339397518.html
-
中论序疏 吉藏制 第一节 总说 一、中论序的作者 僧叡是魏郡长乐人也。少出家,依僧贤法师为弟子。尝听中山康僧朗讲,每兴讥难,师深相称述。年二十四,历游名邦,常弘讲说,方简高洁一云:芳简高结...之标领,岂独业卫乎!」于是美声遐扇,流于远迩。着《中论》、《大智论》及《成实论》、《禅经》等序,雅传于世。春秋六十有一。 作〈中论序〉非止一人。昙影制〈义疏序〉,河西道朗亦制论序,而叡公文义备举,...
吉藏制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74854688.html
-
《中论》百科 印度佛教论书 。又称《中观论》或《正观论》,与《百论》、《十二门论》合称三论宗据以立宗的“三论”。古印度龙树著,青目注释,后秦鸠摩罗什译,4卷。系印度中观派对部派小乘佛教及其他学派...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即是此意。本论《观涅盘品》还讲到“世间”与“涅盘”在实相上的统一,所谓“涅盘与此间,无有少分别”。 《中论》的思想,对后来大乘佛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印度,此论经过几代传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14965086.html
-
中论思想略探
作者身振法师,中国佛学院讲师
龙树中观学在佛教中,无论是从印度、西藏、中国讲,都引起过很大的影响。大乘中观宗祖师龙树菩萨,是划时代的圣哲,他在佛教中的光辉,愈久愈朗耀。龙树菩萨的主要思想,可说集中地表现在其所著《中论》一书中。《中论》可用两种理论来概括:一是“八不缘起”,再则是“涅?1实相”。八不缘起相当于对世界森罗万象的阐释,而涅?1实相则是怎样改造和...
身振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2291583.html
-
《中论》导读 《中论》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先驱者龙树所作,大约成书于公元2 世纪中后期。它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它主要阐述了大乘佛教缘起性空思想,从而使佛陀的教义在佛陀涅五百多年后,得到了澄清,因而也成为大乘佛教得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它对后来的大乘佛教影响很大,因此下面就从它的作者、它的产生背景、主要思想和影响等方面对它作一个简要的了解。 壹 作者 《中论》的作者是圣龙树,出生在南印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83661913.html
-
龙树造。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的根本典籍。又称《根本中颂》、《中颂》、《中论颂》。本书梵本已佚,然其原颂尚可从各注释书中见及。此论讲实相中道,揭橥中观,故名《中论》。即影法师在〈中论序〉中所说:‘不滞于无则断灭见息,不存于有则常等冰消,寂此诸边故名曰中,问答析微所以为论,是作者之大忌也。亦云中观,直以观辨于心,论宣于口耳。’《中论》对‘中观’下一定义,见于第二十四品〈观四谛品〉末颂,画龙点睛,一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947189.html
-
《中论》的主要思想也就《中论》的宗旨大意。既然《中论》以二谛为宗,因此《中论》的主要思想也就是二谛思想。二谛是一切佛法之根本,因此《中论》的思想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了佛法的主要思想。在学习《中论》之前了解一下《中论》的中心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本论将佛说的法分为二种:一是世间法,即世俗谛。二是出世间法,即第一义谛。所以《中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由此可知此二谛皆...
理净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3156006.html